CPI弹幅小于预期 机构慎对基建刺激 国家统计局周日发布了8月主要的宏观经济数据,其中备受关注的CPI同比如市场先前预期的那样出现了反弹,并重新回到了2.0%的水平。但与此前各大投行的预测相比,2.0%的CPI涨幅略低于先前的预测值,因此可以说是一个比预期要好的结果。 此外,8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速比7月回落0.3个百分点。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筑底的过程仍未结束。业内机构人士认为,近期发改委密集批复重大基建项目,有助于改善市场对经济企稳的预期,但长期看,其效果仍不明朗。 8月CPI反弹至2% 好于投行预期 国家统计局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0%。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1.8%;食品价格上涨3.4%,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2.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1-8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9%。8月份,CPI环比上涨0.6%。其中,城市上涨0.6%,农村上涨0.6%;食品价格上涨1.5%,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0.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2%。 具体而言,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4%,影响CPI同比上涨约1.08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3.8%,影响CPI上涨约0.60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9.7%,影响CPI上涨约0.1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5.6%,影响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3.2%,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油脂价格上涨4.5%,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6.6%,影响CPI下降约0.5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18.5%,影响CPI下降约0.71个百分点);蛋价格下降3.2%,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 此外,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上涨3.0%。衣着价格同比上涨3.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3%。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4%。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住房租金价格上涨3.0%,水、电、燃料价格上涨3.0%,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0.4%。 据测算,在8月份2.0%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0.6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4个百分点。 基建刺激有助改善短期预期 有利行情发展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速比7月回落0.3个百分点。此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前八月同比增长20.2%,比前七月略微回落了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月份同比增长13.2%,比7月略升0.1个百分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目前中国经济仍在"筑底"过程中。出口形势比原来预计的严峻,房地产调控对增速也会产生影响。不过,前期稳增长的政策措施的效力正在聚集,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原先预期的触底反弹并没有迅速出现,是内外因素综合造成的。外需低迷超预期,国内由于受到利润下滑、市场预期变化、房地产调控等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放缓,也是重要原因。 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之下,发改委近期连续推出一系列数量可观的基建投资项目,这种政策加码刺激经济的预期,在A股市场上开始发酵,并对上周五的放量长阳线贡献良多。对于政策刺激经济以及"维稳"预期之下的行情进展,记者采访了私募以及上市券商自营部门的专业人士。深圳一家老牌阳光私募的负责人认为,中国经济问题的核心是负债水平不断提高,如果只是出于短期的原因过度使用投资拉动,未来的经济格局会变得更严峻。该人士并不否认政策的密集出台有助于A股市场的短期反弹,但他相信"掀不起多大浪花"。总部位于上海的一家上市券商自营部人士则认为,今年四季度,政策合力以及此前逆周期调控的累积效应有望显现,市场总体而言回比今年前三季度表现得更好。(.投.资.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