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7月份下降0.9个百分点。这也是该指标自2011年12月以来首度跌破50%的“荣枯线”。 在宏观经济景气不佳的大背景下,A股市场近期也是成交萎靡,连创年内新低。安信证券研究中心程定华博士最新发表的策略观点以“尘归尘土归土”做标题,并预言“估值水平的横向国际化是本次熊市完成的最重要标志,在此之前,市场不可能出现牛市”。但他同时也指出,“一线周期股大部分已走完估值国际化过程,周期股可能引领明年初的短期反弹”。 官方PMI跌穿50 创9个月以来新低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11月官方发布的PMI指数为49.0%,最新发布的8月PMI数据自2011年12月以来首度跌破50%的“荣枯线”,创出9个月以来的新低,且距离去年11月份的相对低谷也仅有一步之遥。 制造业PMI是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重要先行指标,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其通常以50%为临界点,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 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分企业规模看,8月份中国大型、中型企业、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1%、49.9%、47.7%,均低于50%,凸显出企业经营的艰难状况。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除生产指数略高于50%,其余指数或等于50%或在50%以下。 纵观今年1月至8月,制造业PMI最高时为4月的53.3%,最低则是8月的49.2%,尽管多数时间在“荣枯线”之上徘徊,但制造业整体下行趋势不断加剧,特别是钢铁、原材料加工等下行明显。尤为引人关注的是,8月份钢铁行业PMI为39.9%,比7月份回落4.6个百分点,创2008年12月份以来的新低。 自今年5月份开始,制造业PMI已连续3个月走低,不过降幅逐月缩小。5、6、7月份的制造业PMI分别为50.4%、50.2%、50.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分析报告认为,8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数据显示当前经济仍在下行过程中,但结合主要分项指数变化来看,当前经济在下行中逐渐筑底。比如,制造业PMI在去年10月至12月间也坐过一次“过山车”。当时,在11月份跌至49.0%,比10月份的50.4%下降1.4个百分点后,在12月份就重新回到50%上方,达50.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从市场需求看,“稳增长”政策效果不断显现,6月份以来国内投资、消费增速趋稳,7月份出口增速大幅下降,但从8月份PMI出口订单指数变化看,未来出口增速可能会有所恢复。市场需求支持的企业订单增长将呈现走稳态势。受其影响,企业长达半年多的去库存活动预计将结束,制造业总体生产水平预计将平稳恢复,经济增速回调态势有望结束。 安信程定华:周期股可能引领明年初的短期反弹 在策略分析领域具有雄厚影响力的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日前发布了最新的策略观点。他认为,A股市场下行的两大基本动力分别是:ROE(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以及估值的市场化与国际化。 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数据以及国际比较,程定华得出以下结论:一、ROE下降的短期威胁在明年初解除,届时周期股可能引领明年初的短期反弹。二、ROE的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朗;三、估值水平的横向国际化是本次熊市完成的最重要标志,在此之前,市场不可能出现牛市;四、相对收益投资者的选择:已经完成估值水平国际化的公司 ,或者可以确信未来两年ROE继续上升的公司;五、绝对收益投资者的选择:已经完成估值水平国际化的公司 ,同时可以确信未来两年ROE继续上升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他认为一线周期股大部分已经走完估值国际化过程。 程定华同时给出了“ROE预期稳定或上升的行业”:首先是供给收缩显著的行业,比如火电、地产,其次是需求扩张超越供给扩张的行业,比如医药、农林牧渔(畜禽类)、餐饮旅游(景区类)、文化传媒、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