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认为A股价值投资正当时 本报讯 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日前表示,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估值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与国际上的主要市场基本相当,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正逢比较好的时机。证监会前期出台的一系列改革和政策措施是市场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建设,而非调节股指短期涨跌,可能不宜用"政策救市"的眼光看待这些制度建设。下一步,证监会将积极推动立法机关、司法机关逐步建立健全退市责任的追究机制、赔偿机制和司法救济机制等,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针对有投资者对蓝筹股赚钱效应差的质疑,投资者保护局回应称,近期,部分蓝筹股价格出现一定调整,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不能因此否定大盘绩优股的长期投资价值。其表示,今年以来蓝筹股整体跌幅小于大盘,且以社保基金11年间年均投资收益率8.4%以及QFII自2003年进入中国以来,年化收益率达到16%为例,说明A股市场对投资者而言是存在长期投资价值的。且今年上半年2475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超过1.08万亿元,仅同比微降0.4%,总体情况并没有那么恶化。 投资者保护局表示,所谓长期投资,就是不能拿几个月的价格来衡量,否则就会犯追涨杀跌、反复折腾的错误。建议广大投资者继续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在认真研究公司基本面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个股、合适的时机、合适的价位,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投资者保护局还表示,将进一步深化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同时坚决打击和惩处发行人造假违规、粉饰业绩、恶意隐瞒以及中介机构合谋造假、人情报价、捧场抬价等误导投资者的行为。 投资者保护局称,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在市场约束机制作用和监管部门的引导下,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积极成果。一是新股高价发行的现象有所改变;二是新股发行节奏明显放缓;三是新股首日定价博弈机制初步形成;四是机构投资者在定价中作用日益显著;五是市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投资者保护局透露,证监会下一步将修改完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逐步推出落实《指导意见》的后续配套措施。研究完善相关规则,改善发行条件,细化信息披露要求,将审核的重点转移到对信息披露质量、风险提示的充分性上来。同时,进一步健全股市内在机制,引导和督促市场主体归位尽责,进一步倡导价值投资理念,加强舆论宣传,风险揭示和投资者教育。(投资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