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潮渐行渐近 政策底预期再度升温 编者按:本月初,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鼓励已经"破净"、有增长潜力、有资金条件的上市公司回购公司股票。但直到昨日,宝钢股份的公告才让回购变得现实起来。 宝钢股份昨日成功打响蓝筹回购"第一枪",公司拟以不超过每股5元的价格回购股份,回购总金额最高不超过50亿元。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大盘昨日终于止住下跌步伐触底反弹。 宝钢股份昨日开盘后便迅速涨停,全天成交6.9亿元,创出自去年4月份以来的单日成交天量。在宝钢股份的强势引领下,钢铁股集体上扬,钢铁板块整体大涨1.95%,涨幅居前。蓝筹股亦受到提振,石化双雄及浦发、华夏等银行股大幅拉升。在众多蓝筹股企稳回升的带动下,沪指昨日成功守住2050点生命线,收盘上涨0.85%。 事实上,早在本月初,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曾表示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有义务回购公司股票,包括已经"破净"、有增长潜力、有资金条件。当时,钢铁板块等"破净"大户就已闻风而动在二级市场上有所表现。因为仅是证监会的鼓励建议,并无强制性要求,所以多数"破净"公司当时并没有实际行动。不过,仅仅过去不到一个月时间,身为央企且现金充足的宝钢股份身先士卒,率先抛出"50亿回购"计划。 面对宝钢股份的示范作用,其他大盘蓝筹股是否会跟进,成为投资者的关注焦点。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目前的低迷市道里,管理层也希望更多的"破净"公司回购以提振投资者信心。"相信宝钢是第一枪,但不会是最后一枪。" 证券时报记者翻看中国股市历史数据发现,此前A股历史上只发生过30次回购,其中绝大多数发生在股改期间。此外,在2008年A股最困难的时候,管理层也曾祭出过"鼓励回购"的政策利好。2008年,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影响下,A股出现断崖式下跌。同年9月19日,管理层挥出政策组合拳救市:证券交易印花税只向出让方征收,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受此影响,沪深股指出现报复性反弹,连续两个交易日大涨。同年9月22日,中国石油集团增持6000万股中国石油A股股份,就此拉开了蓝筹股的增持及回购潮。随后,天音控股、海马股份(现为海马汽车)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启动回购,丽珠B则打响了当年B股回购第一枪。 从历史经验来看,管理层一般都是在大盘处于重要底部区域时鼓励上市公司启动回购,相关公司大都处于估值偏低、股价低廉、破净等非常时期,此时回购对于稳定股价、提振信心将起到积极作用。虽然2008年9月的政策组合拳没能遏止大盘下行,沪指直到同年10月28日才确认1664点的历史大底,但是政策底的历史重演预期,还是让投资者对本轮由宝钢股份领头的破净公司回购潮充满期待。 数据显示,在宝钢股份之前,长安汽车、鲁泰、南玻今年以来也曾相继出台或启动回购方案,但回购标的主要集中在B股。而在目前沪深两市的"破净"大军中,不乏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宝钢股份、中国交建、中国中铁等大盘蓝筹股,钢铁股及银行股数量尤多。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破净"公司中央企业众多,大股东手握充足现金,适时启动回购的可能性较大。结合近期管理层的一系列举动来看,新一轮上市公司回购潮正渐行渐近,市场对于政策底的预期再度升温。(.证.券.时.报 .邓.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