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公司有人狂买有人甩卖 减持增持背后都有故事 高管增减持自家公司股票向来为市场所关注。本报记者昨日统计发现,过去三个月,沪深两市高管增持减持均呈萎缩状态,减持尤其明显。而一些高管对自家公司估值发生严重分歧,有人大买有人狂卖。 减持增持背后都有故事 截至8月27日,广电电气的股东之间,进行了反向操作:董事严怀忠分两次共减持了11897万股,占公司流通股的22.26%。另外三名董事、监事、高层管理也分别减持了3.3万股至5万股不等,而董事赵淑文逆向增持了2510万股。 根据公司2012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传统的开关柜业务、元器件业务两大业务均经济环境影响,销售额出现下滑。另一大业务电力电子业务由于大容量变频器市场化进展良好,销售额增幅达到38%。总体而言,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亿元,同比下降21.3%;净利润2154.8万元,同比下降72.3%。 业绩的巨大改变,也引起了公司管理层地震,有高管大量减持。但严怀忠的减持不在此列。严怀忠为该公司创始人和原实际控制人,已故。此前持有广电电气1.18亿股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2.76%;其通过上海旻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广电电气2.6亿股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7.91%。根据相关公证文件,严怀忠去世后,其在广电电气拥有的权益由其配偶赵淑文等家人继承。 股东赵淑文逆向大举增持出于何种原因,公司至今没有公告说明。 中超电缆众高管近日频繁登录内部交易平台,8月23日,公司4位高管通过竞价交易共买入自家7.16万股。这是继8月14日以来,中超电缆高管再次出手增持股票。 另一家上市公司探路者被副总裁张成增持24万股、总裁增持11.7万股、副总裁韩涛增持6.7万股的同时,董事刘惠中减持约3万股。 增持的指示意义更大 怎样看待产业资本减持增持?昨晚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国联证券分析师金少华认为,减持不一定表示公司不好,但多位高管或重要股东同时增持,预示未来公司向好的可能性很高。在股价高时,产业资本减持意愿高。如果产业资本有别的投资项目,也可能大量减持,这种减持不等于是利空。大量增持往往发生在公司股价处于低位时。中超电缆高管增持自家公司股票,可增加未来增发对象的投资信心。 南京证券分析师季永峰昨天表示,同一家公司有高管大买大卖,可能是因为权力交换,管理层人员变动造成的。广电电气就属这类情况。 深圳信和投资总经理关铁良认为,减持的情况很多,不好简单而论,但增持一定是好事。从历史上看,增持的资金越多,对股价推动的作用越明显,股价后市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越大。当股东之间对公司前景产生分歧时,就会出现有人大卖有人大买的情况。 (.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