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炼油业务仍然出现巨亏,上半年大蚀185亿元,然而较去年下半年出现显著改善,且次季较首季没有明显转差,主要得益于发改委多次及时调整成品油价格。但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昨日仍然强调,有必要就成品油定价机制作出改革,并炮轰现时机制不透明、不市场化。 上半年发改委共4次调整油价,两次提高、两次降低,除了3月因两会而滞后数天,其余三次都及时作出调整。至于报告期后,7月及8月两次调价都没出现滞后。 炼油愈炼愈亏愈亏愈少炼 傅成玉昨日却指出,大家都在抱怨,认为机制不透明,即使价格调整了,"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变"。他又指出,"炼油厂厂长都不好当,因为愈炼就愈亏,愈亏就愈少炼"。因此他认为,成品油价格机制有改革的必要,只有当价格市场化,集团才能把低能耗、高产出率等优势体现出来。 学者:政府忧加剧通胀 事实上,总理温家宝在每年初的讲话中都指出,让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是工作重点,然而机制迟迟未改革。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若价格完全市场化,当国际油价暴涨,通胀问题将很严重,这是政府主要的考虑点。但他认为,今年是改革的好时机,至少可把22个工作天的周期缩短至10天甚至5天,让价格更贴近市场。 由于收益下降及存货上升,中石化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按年大减33%,整体现金流按年减少121亿元至126亿元,总资产负债比率为56%,傅成玉指出,集团的上限为60%。 研究收购母公司上游资产 炼油问题亏损拖累中石化上半年少赚40%,集团正积极拓展上游业务以分散风险,并正研究收购母公司上游资产。傅成玉指,"正在为相关资产进行整合及评估,一旦评估完成,会尽快注入上市公司"。不过,注资并没有时间表,而且以集团目前的财务状况,并不能支撑注资计划,必需要再融资。 .凤.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