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概念股已提前热身 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正紧锣密鼓地准备,沪、深两市页岩气概念股已先期遭遇爆炒。 杰瑞股份2010年2月上市,股价逆市上涨,高点不断被刷新。资料显示,该公司主营中就包括压裂车、压缩机生产。压裂车主要应用于石油增产,即通过高压把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挤入油层,压出许多裂缝后,加入支撑剂(如石英砂等)充填,提高油层的渗透能力;压缩机用于天然气输送,即在天然气输送管道沿线加设天然气增压站,通过压缩机增压来保证天然气的正常输送。 宝莫股份从事聚丙烯酰胺的生产和销售,阴离子型产品产能约3.3万吨/年;有别于国外主要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在国内,聚丙烯酰胺同样用于石油增产--驱油。8月2日起,宝莫股份便遭遇爆炒,17个交易日涨幅接近90%。 山东墨龙主要生产油套管,包括在建项目,该公司油套管产能约65万吨/年;8月1日起,公司股价同样拔地而起,从6.31元/股最高摸至14.20元/股,已创上市后新高,而H股股价尚不足3港元/股。 此外,其他页岩气概念股如神开股份(002278,收盘价12.19元)、通源石油(300164,收盘价17.55元)、海默科技(300084,收盘价14.14元)、仁智油服(002629,收盘价18.66元)、惠博普(002554,收盘价11.06元)、湖北能源(000883,收盘价7.73元)等,亦纷纷逆市走出独立行情。 一时间,页岩气概念股俨然成了市场的明星,令曾经风光无限的稀土股、黄金股、草甘膦股也为之黯然失色。 真假页岩气概念股 其实,细心的投资者不难发现,沪、深两市众多页岩气概念股多来自石油开采行业,依附于三大石油公司。 在被问到有无产品运用到页岩气开采领域时,宝莫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复:"目前公司正在研发项目,有涉及页岩气开采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但尚未形成产品销售。随着国家对页岩气开采力度的加大,公司将继续加强页岩气开采相关产品的研发。" 山东墨龙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复:拥有可应用于页岩气钻采方面的套管,"目前该类产品占比很小。"神开股份则回复:"作为油气开采中的通用设备,公司的综合录井仪、MWD等产品均可应用于页岩气领域。"通源石油表示:"公司已经研发出选发射孔技术,可应用于页岩气开发中。"但在正式公告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并没有看到这些公司有关页岩气方面的信息。 海默科技方面澄清,公司的多相流量计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生产领域,与页岩气勘探的关联性不大;湖北能源则回应,公司既没有正式提交投标申请,也没有制定有关页岩气业务的详细规划,公司是否具备参与条件以及最终是否正式参与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海默科技说法属实,该公司产品不仅与页岩气勘探的关联性不大,其收入也主要来自海外,尤其依赖中东地区的石油公司客户。2009年~2011年,海默科技海外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8.88%、51.66%、75.13%。 惠博普的收入也较多源自境外,2010年海外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1.59%,2011年,这一比例则为57.99%。 股东、高管伺机减持 在页岩气概念股股价炒高之后,股东的态度也颇值得玩味。 8月24日,鲁信创投(600783,收盘价13.42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高新创投、鲁信投管累计出售所持有的宝莫股份1104.12万股,回笼资金9209.43万元。本次减持后,鲁信投管不再持有宝莫股份股票,高新投还持有宝莫股份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886.09万股,占其总股本的10.79%。 与之相仿的还有上海双建,上市之前该公司持有宝莫股份300万股,在两次利润分配之后,持股数量本应为900万股。不过,在股份解禁之后,上海双建便一路减持。上海双建有位股东名叫张董仕,目前在宝莫股份担任监事,8月22日,他首度减持宝莫股份。 通源石油同样遭遇原始股东上海联新抛售。上海联新于6月27日至8月21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通源石油170.78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8%。二级市场,通源石油刚好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一轮行情。在此之前,公司副董事长吴墀衍也减持了88.1万股。 杰瑞股份同样遭遇股东的减持,而股东多为公司高管,职位分别为董事总经理、财务总监、监事会主席以及监事等。 既然页岩气前景如此广阔,这些股东又为何如此急于减持?(每日经济新闻) □ .许.金.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