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产公司"自杀" 任志强:聪明人干了件聪明事 编者按:几千万元遣散费,近千人大撤离,这家业内排名靠前、此前已开发完成上百个房地产项目、曾经风云一时的大佬轰然倒下。一个多月前,公司高层决定解散所有房地产开发团队,转卖和出让房地产项目、地块等。这家房企将彻底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转行做资本运作、风险投资、房地产金融等。引发微博热议。 一个地产大佬的非典型"死亡":史上最悲催最郁闷 "我应该是史上最悲催、最郁闷的房企HR(人力资源)经理吧。"宋鑫(化名)是南方某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上级领导要求他和同事在近期拿出一份妥善的遣散方案,准备遣散近千名员工。 宋鑫无奈地说:"我们刚刚结束全国校园招聘宣讲会,费尽心思在各大高校招兵买马,下半年又让我费尽心思把人都遣散了。" 根据宋鑫和同事们研究的方案,公司将支付几千万元"遣散费"。"其中包括一些刚入职不久或即将入职的大学毕业生。"宋鑫称,由于公司此次下定决心撤出房地产开发业务,无论员工们愿去愿留,公司都将强行"终止劳动合同"。 几千万元遣散费,近千人大撤离。至此,这家曾经风云一时的房地产大佬轰然倒下,倒在很多业内人士所期盼的楼市调控"寒冬"即将远去、"春天"渐行渐近的路上。 宋鑫所在的房企虽然不是行业龙头,但也是集房地产开发、酒店运营管理等于一体的全国性房企,业内排名也比较靠前,在北京、广州、重庆等多个大中型城市拥有房地产开发、持有型物业投资、装饰工程、物业管理等各类项目,此前已开发建设完成上百个房地产项目。 宋鑫称,自己当初雄心勃勃地进入房地产开发行业,正是因为看中行业前景。可惜好景不长,自己刚进公司没多久,就赶上房地产宏观调控。"这段日子确实难熬,公司高管们个个愁眉苦脸,希望能找出一条活路,可谁想到结果是这样。"就在一个多月以前,该房企的高层决定解散公司所有的房地产开发人员团队,转卖和出让手中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地块等。此后,这家房企将彻底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和市场,转行做资本运作、风险投资、运作房地产金融项目等。 一位接近该公司的知情人士透露,虽然这家房企近期的资金状况出现一些问题,但绝对不至于到突然"死掉"的程度。该房企之所以选择这种"自杀"的极端方式退出房地产开发市场,就是想迅速抽离房地产开发市场,并最大程度获得现金,尽快投入到新的资本运作领域中。一方面,由于该房企自房地产宏观调控以来,几乎没有拿到适合做开发的地块,同期资金回笼出现问题,导致资金链紧张;另一方面,该房企高层判断当前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利润率已不可与2008年、2010年相比,而未来在资本运作、房地产金融领域的利润和机会可能更大。 这家房企近年来在资本运作、并购领域收益颇丰,也迫使公司高层毅然"断腕","置之死地而后生"。除遣散员工、转让地块之外,该房企还将出售旗下的酒店等商业地产项目,以获取现金进入到资本运作市场。知情人士称,"这家房企此前就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开发商,他们拍地买地,真正叫得响亮的住宅项目没有几个。公司管理层喜欢运作资本,并且具有一定资源。"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该房企此次彻底退出房地产开发市场,可以看作为"死亡",但更大的意义在于"重生"。"房地产行业已挥别"暴利时代",利润率水平将不断回归到与其他行业一样的正常水平。"在房地产行业"浑水摸鱼"的、资质差的房企一定会被市场淘汰,而那些无法在行业整合中持续壮大的中型房企也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而房地产金融领域可能成为许多中型房企的选择。 张大伟进一步表示,目前以"招保万金"等龙头房企为代表的第一梯队房地产开发商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接下来中小房企将遭受到调控政策、市场规律的双重"夹击"。跨界经营房地产开发、或不擅长做房产项目开发的企业,尽早退出或转型将是不错的出路。 接下来的房地产行业并购将进一步加剧,中小型房企的倒闭和转型也将愈演愈烈,类似的"自杀"式非正常死亡恐绝非个例。 微博热议:任志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云游道人:房地产商崩盘了,各地资金链断了,房地产商的子女都到国外了,钱也走了,留下一个无钱的"土财主"。(3分钟前) @zcsuper:什么情况?//@任志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是领袖的名言啊。//@周忻:可能是无奈之下干的聪明事吧。//@任志强:聪明人干了件聪明事。//@周忻:回复@林梦喆:看完链接大家继续猜?//@林梦喆:这是腾讯财经新闻,中国证券报报道:http://t.cn/zWHDcQa//@周忻:排名靠前?己开发百个项目(4分钟前) @义薄云天之万紫千红:从一个风险走向另一个风险。(6分钟前) @永二君:想跑?没那么容易!(8分钟前) @豪宅之殿_Luxuryhouse:他把手空出来恐怕是为了做比目前房产开发更能赚钱的业务了~一切向钱看,苦了他的业主们(14分钟前) @胡廷鸿:会不会是奥园地产?奥园在重庆有项目,而且奥园最近高层接连辞职,有点苗头@肖福音(19分钟前) @猫小邪爱自由:到底是哪家,报道还遮遮掩掩的//@杨熙:乌龙?@中国证券报报道:http://t.cn/zWHDcQa//@曾辉_曾若尘:肯定不是珠江合生系的//@丁祖昱:不会是珠江吧?//@周忻:好吧,飞机要起飞了,我大胆猜下:"广州七虎之一",但愿猜错,希望猜错!//@周忻:回复@任志强:任总好一句"打不赢就跑!"//@任志强(56分钟前) @盛高置地張鳴:拭目以待谜底的揭晓//@尹宝军://@地产投资_王传宏:@尹宝军//@潘石屹:谁?//@任志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是领袖的名言啊。//@周忻:可能是无奈之下干的聪明事吧。//@任志强:聪明人干了件聪明事。(今天20:44) @腾晓东:反正做下去也是死,这才是明智之举。//@章鱼哥R:天上人间关门后就应该这样啦……//@终南山V过客:没有人猜出答案@章鱼哥R知道不?(今天14:36) 银监会:要求银行敦促开发商加快住宅销售 彭博周五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开发商贷款质量有恶化迹象,中国银监会要求银行敦促开发商加快住宅销售。 据上述消息人士透露,依据银监会的指示,如果银行估计开发商在偿还12个月内到期的贷款面临困难,银行须要求开发商增加抵押品,或者出售项目、股权等。 该消息人士还说,近期被列入"特别关注"的抵押贷款和开发商贷款有所增加。银监会对银行称,融资渠道缺乏、高杠杆比率和贷款到期高峰来临增加了某些开发产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上个月曾指出,开发商正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困难。受中央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今年头7个月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减少了7.5%。温家宝总理多次重申要把房价降至合理水平的立场。 浙商证券分析师DaiFang指出,"如果房地产调控意外收紧,我们不排除小型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但区域龙头及上市开发商应该没问题。" 该消息人士称,上月底银监会还要求银行加强对开发商现金流状况的监控。银监会警告说,银行对开发商收紧信贷后,某些开发商转向私人贷款或以下属子公司的名义贷款,导致某些风险被隐藏。 银监会告诉银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依然突出,今年以来几家小型银行对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有所上升,违反了银监会的要求,而另外一些银行则对不符合资格的借款人继续发放贷款。 5月份穆迪称,拥有穆迪评级的29家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包括合生创展、绿城中国、上海证大今年内将有1590亿元短期债务到期,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6月份总部位于杭州的绿城中国同意向融创中国出售旗下9个项目的股权,以融资33.7亿元偿还到期贷款并充实资本。 中原集团报告称,预计8月份的住宅成交量环比将出现下滑,库存消化时间在10个月以上的开发商需要继续刺激购买需求。 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二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较一季度末增加182亿元至4564亿元,为连续第三个季度增加,是8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上升阶段。 上海浦发银行本周表示,截至6月30日,逾期超过3个月的贷款在半年内增加了3成多至77亿元,主要原因是杭州和温州地区的违约率上升。同期逾期90天以内的贷款增加了28%。(.365.地.产.家.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