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融通最快8月底推出 11家券商争食36亿蛋糕 券商期盼已久的转融通业务,最快将在8月底开闸。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8月18日,沪深交易所、中国证券金融公司(下称"证金公司")、中登公司以及25家券商将进行最后一次转融通业务的通关测试。等测试结束后,包括海通、中信等在内的首批获得业务资格的11家券商将可以向证金公司申请额度。 转融通是继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之后的又一创新。在市场低迷之时,转融通的推出可给市场带来1200亿元的增量资金,是券商盈利的又一通道。据了解,转融通分为转融资和转融券两部分,初期面世的将是转融资。按照证金公司最大可融资1200亿元的规模计算,转融通业务开闸最高将为券商贡献36亿元的息差收入。 最快8月底推出 转融通分两步走,初期以转融资为主,转融券则需要等待市场稳定以及技术测试等准备到位后再择机推出。转融通推出后,首批将有11家券商获得试点资格。 所谓转融通业务是指由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提供资金和证券,为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和证券来源,证券公司则作为中介将这些资金和证券提供给融资融券客户。 据记者了解,转融通分两步走,初期以转融资为主,转融券则需要等待市场稳定以及技术测试等准备到位后再择机推出。 "今年2月以来,转融通业务已经过了四轮模拟环境的技术测试。"国信证券融资融券部总经理陈冰介绍说:"8月11日开始进行了首轮生产环境测试,也就是在真实的交易环境中测试系统。8月18日我们还将参与一次全市场测试。从测试情况看,转融通技术层面的准备已经比较完善。" 陈冰称,目前转融通业务试点方案、制度流程、协议文本、技术系统、人员配备、目标客户筛选和拟作为保证金提交的资金证券等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随时可以开展该项业务。 据了解,转融通机制推出前需要完成两项工作,分别是对相关管理办法和交易细则进行征求意见以及做好推出前的通关测试。 "证券金融公司以及各大券商已经完成转融通业务技术平台的搭建工作,经过多次联网测试,基本具备业务开通的技术环境;各参与主体的业务管理规则、实施方案以及机制等已完成意见征集和修改。"广发证券融资融券业务负责人介绍,转融通开通已经具备条件,目前还需监管部门的审批,最快8月底能推出。 转融通推出后,首批将有11家券商获得试点资格。它们分别是海通、国泰君安、中信、银河、华泰、光大、广发、招商、国信、申万、中信建投。 "这些券商是按融资融券业务余额规模筛选出来的,绝大部分与前两批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名单重合,只有东方证券被中信建投替代。"南方某上市券商融资融券部总经理透露,这11家已经拿到业务资格申请,首批试点应该没有悬念。 沪深证券交易所最新公布的会员信用交易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前两批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券商中,融资融券余额排名靠前的正是上述提到的11家券商。 36亿元的蛋糕 目前,券商业界普遍预期转融通开闸后,将为券商带来单笔3个百分点左右的稳定息差收入,券商最高可获得约36亿元的息差收入。 业内人士认为,转融通业务推出后,券商可以从证金公司融入资金再转借给投资者。这相当于为券商提供了新的资金供应渠道,有利于两融业务规模的扩大。 "转融通推出之前,融资融券为客户交易提供杠杆,但券商没有杠杆,只能用自有的资金和证券借给投资者。"前述南方融资融券部总经理认为,转融通推出后让券商有了内部杠杆,证券公司通过证金公司间接将货币市场以及银行的闲置资金和证券融给投资者,赚取利差和信用交易佣金。 陈冰同样看好转融通对两融业务的推动作用。她认为,转融通推出后,券商将可以运用杠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运用自身资产负债表在低风险前提下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活跃客户交易,扩大规模,券商在两融的赢利会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 目前,券商业界普遍预期转融通开闸后,将为券商带来单笔3个百分点左右的稳定息差收入。 "券商向投资者融资普遍采用固定利率,利率水平为8.6%。但未来券商向证金公司融资将参考浮动利率。"前述南方券商融资融券部总经理介绍,证金公司每天将根据市场情况,公布一个统一的融资利率。在转融通业务推出初期,浮动利率的波动区间预计为5%~6%。这意味着券商每做一笔融资就可以有3%的息差收入。 目前,证券金融公司注册资本将从原先的75亿元增至120亿元,并计划发行1000亿元规模的债券,首期发债规模为200亿元。若按照10倍杠杆估算,转融通资金和证券规模最高可达1200亿元。如果证券金融公司120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转融资业务,按3%息差来算,券商最高可获得约36亿元的息差收入。 不过,券商在短期内没办法分享这36亿元的蛋糕。"按照中国证券金融公司运作机制,通过各种融资手段,最大规模能筹集1200亿元的资金投放市场。近期,证金公司只能以自有资金参与转融资业务,预计不超过120亿元。"广发证券融资融券部负责人如是表示。 新的利润增长点 虽然融资融券是一项创新业务,但已经是券商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继经纪业务、投行业务之后的又一重要收入来源。 业内人士认为,一旦转融通实施,证券创新业务将迎来新一轮高潮,融资融券业务有望迎来爆发期。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7月底,A股市场融资融券余额已达641亿元,共有10家券商的融资融券余额超过30亿元,它们是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申银万国、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和光大证券。 虽然融资融券是一项创新业务,但已经是券商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继经纪业务、投行业务之后的又一重要收入来源。数据显示,两融业务是证券公司第四大收入来源,上半年券商两融业务净收入共计21.6亿元,占券商经纪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8.01%,较2011年底增加1.5个百分点。 而一些两融业务规模较大的券商,该业务收入已经能占到经纪业务总收入近20%。例如,2012年上半年,国泰君安融资融券业务贡献收入2.93亿元,较2011年同期的1.44亿元增长103%。其中,融资利息收入1.89亿元,交易佣金收入达1.04亿元。广发证券的这块收入达2.4亿元,占经纪业务的比重为15%。 据记者了解,两融业务推出初期预计有11家券商获得首批试点资格,但其他券商最近也在积极申请资格并提高了两融业务规模的授信额度。 8月2日,招商证券公告称,拟将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包括转融通业务规模)由50亿元增至150亿元。 8月9日,西南证券公告称,融资融券业务(包含转融通业务)规模由20亿元增加至不超过65亿元。 非上市券商同样积极扩大两融业务规模。据陈冰介绍,国信证券董事会批准的2012年自有资金融资融券规模为80亿元,转融通规模为30亿元,合计110亿元。"国信对客户发放的融资融券授信额度已经超过200亿元,公司可提供的资本金80亿元,转融通推出后运用杠杆开展业务的空间很大。" 券商提高授信额度,看中的正是两融业务的诱人前景。"目前,融资融券交易量在市场整体交易量占比为4%,而成熟市场中,日本和中国台湾这个比例分别达到15%和33%。"陈冰认为,按境外业务经验,这个市场还有4~8倍的增长空间。 券商分析师同样认为融资融券成长空间很大,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称,受益于标的券扩容、参与券商扩容及客户覆盖率提升等,2012年两市融资融券的收入预计可达84亿元。展望2013~2015年,在转融通、标的券、投资者扩容的推动下,两融业务有望突破3000亿元,贡献收入近450亿元,收入占比19%,真正成为券商业务支柱。(.中.国.经.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