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时间点再次延后 "逆回购"仍唱主调 人民银行于8月14日上午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持平于3.35%。 可以看到,本周公开市场到期净回笼资金为650亿元,则央行继续进行逆回购操作以维持资金面的相对充裕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中债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收盘,银行间回购利率整体稳中有升,其中隔夜、7天、14天品种利率分别为:2.445%、3.341%和3.262%。 从央行大量、多次进行逆回购操作而不下调法定存准率的举措看,一方面管理层可能担心通胀的反弹压力;另一方面或许是希望保持银行间资金面的一种紧平衡状态以避免基准利率下调后的"流动性泛滥" 因此,不管央行是否下调法定存准率,资金面过度宽松或极度紧张的可能性均不大。 当然,尽管上周降准预期未得以兑现,但亦不能排除月中降准的可能性。 鉴于外汇占款低迷与财政存款季节性回升等因素的存在,降低准备金仍然非常有必要 首先,通过正逆回购实现全部资金面调节的方式是不健康又低效的,近期的逆回购过于短期,一般不超过14天,看似降低了资金成本,但这种短期的资金利用效率有限,一周的资金难以被企业融资利用。 再者,市场预期不明确也增加了参与者的摩擦成本和机会成本,则企图通过正逆回购的方式替代准备金率是不可取的。 不仅如此,从货币政策的使用上,也有放松流动性的必要 银行体系存量和增量信贷风险都有提升,存贷比和资本充足率都有下降,已经构成了对于实体经济信贷支持的制约因素 由此可见,维持逆周期信贷政策力度仍需要流动性的进一步放松。 值得一提的是,一贯与准备金对冲的标的--外汇占款亦不乐观,6月份新增外汇占款只有490亿元 伴随顺差的趋势性收窄,加上人民币贬值预期持续,外源货币创造同样不容乐观。 综上,多数券商研究员判断,为了应对外汇占款增长的持续放缓,预计后续央行降准操作势在必行。(.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