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退市新政影响连续惨遭劫难的ST板块,近日开始上演集体"翻身"大戏。昨日,ST板块127只个股中92只个股飘红,占比达到72.44%。其中,12只个股出现涨停。
从不少ST股的走势看,经过前期凌厉的下跌后,许多个股已经连续几日出现放量上涨。例如昨日涨停的ST廊发展(600149),在经历了连续跌停后,又连续五日收出阳线。 昨日的市场全日呈震荡走势,上证综指仅微涨0.13%,但ST板块指数则上涨1.61%,远高于大盘涨幅。 此前由于上交所拟推不对称涨跌幅的退市政策,ST股集体遭到市场抛弃。不过,日前证监会相关人士辟谣未堵死ST股借壳上市,上交所也积极表示将对原方案进行完善和修改,这些都有利于减弱市场对ST股未来走势的消极情绪。 不过,对于ST股未来的走势,市场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ST股频频跑赢指数,但ST股的"一日之涨"不会使调整趋势产生较大改变。但另有市场人士则认为,ST股经历大幅下跌后大部分已沦为低价股,具有较大的反弹机会。 有分析人士指出,按照以往的经验,在市场处于弱势的时候,ST股往往表现得极为强势,尤其是存在借壳重组后一飞升天的可能性,因此常常受到资金的追逐。但目前退市新政导致市场情绪对ST股产生较大的忧虑,短期内ST股由于超跌应该会迎来一波上涨的走势。但之后如何演绎,就需看相应的政策调节和资金的配合。(.北.京.商.报) 市场并未遗忘:ST利益格局被改写 一直以来,暂停上市的ST公司是小部分投资者青睐的"富矿",因为无数案例表明,暂停上市后再重组涅槃是一条固定而清晰的获利路径。在暂停上市公司的重组进程中,原本弱势的流通股股东往往扮演了反对者的角色,为自身利益诉求不断拼争。例如,S*ST北亚暂停上市后,其推出的重组和股改方案连续两次在股东大会上被流通股股东否决,直到中航工业入主才达致利益平衡,顺利完成重组。 如今,随着沪深两市退市新规的出炉,"不死鸟"的神话走向终结。原本不紧不慢的ST公司一夜之间被装上发条,进入了退市倒计时的生死考验。 当政策环境发生变化时,内部平衡被瞬间打破,新的利益博弈开始了。擅长见风使舵的*ST创智实际控制人贾鹏,迫不及待发动"心理攻势"释放消息:近期将对原重组方案修订完善后再次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更重要的是,在退市新政背景下,他希望中小股东权衡利弊能够支持该重组方案。此前,在今年初重组方案遭否决后,大地集团曾表示放弃重组,公开征集外部重组方。 重新推出股改方案的S*ST聚友,也将皮球踢还给了流通股股东。1个月前,S*ST聚友的股改方案被流通股股东否决,导致同步推行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难以为继;1个月后,S*ST聚友再推股改方案,对价安排与前次完全一致,增加的只是心理抚慰--S*ST聚友大股东承诺所持股票限售2年,且减持价格不低于18元。 现在,犯难的轮到流通股股东了。在自救时间所剩不多的形势下,流通股股东是继续坚决否决重组或股改方案"逼宫"大股东,还是放下自身利益诉求推进重组以规避退市风险?尽管多少有些被要挟的意味,但流通股股东必须要在情感与理智之间作出一个选择。 从公司角度,如何脱离退市险境确是头等大事。于是,不少"原地踏步"的公司开始积极需求重组方,有的公司突击收购资产以增厚业绩,以期获得交易所放行。需要指出的是,在以保壳为目标的资产腾挪中,ST公司应当保障注入资产的质量,以获得持续盈利能力,这才是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上.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