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B股公司自愿退市再上A股成热点话题 本报昨日刊发《纯B公司有新出路 自愿退市或可再上A股》的报道引起市场各方广泛关注和讨论。事情源起深交所上周五就纯B股公司退市选择的表态,其中第二条表述为:支持公司选择自愿退市,自愿退市后符合重新上市条件的,会充分考虑历史因素并尊重公司的意愿,安排重新上市。 "目前市场解读更多集中于深交所鼓励纯B股公司通过缩股等方式维持上市地位,但实际上,公司若选择自愿退市意义也非常大。如果退市后,公司在B股重新上市显然没多大意义。监管层支持自愿退市B股公司重新上市,显然是另有安排,比如到更具吸引力的A股市场上市。"有业内人士表示。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B股公司自愿退市后重新上市安排上A股,对于解决纯B股公司退市问题的确不失为一个思路。职业投资人郭施亮认为,这是针对诸如闽灿坤B(200512)一类被错杀B股的补救方案。这类B股因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面临退市的风险,但并不属于ST类或存在重大风险类的股票,对于这类B股自愿退市可以再上A股的措施,既可以起到恢复企业融资功能的作用,又能够保护部分投资者的利益。 但是,B股退市转上A股,是否可行?大致梳理来看,B股公司退市转上A股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政策限制如何突破。假设B股退市可以转上A股,由于现在持有B股的多为境外投资者,转上A股就意味着这部分境外投资者可以投资A股,而在一个尚未完全开放的市场中,需要解决包括外汇兑换、放开境外投资者开户限制等一系列问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此表示认同,认为就B股投资者对象而言,对境外是全方位开放,一旦符合上市条件的B股转上A股,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境外投资者的退出问题。此外,杨德龙还表示,外汇兑换的额度问题也需要特别安排,否则在操作上存在一定障碍。 其二,B股退市公司能否达标A股上市门槛。B股公司自愿退市后转上A股,前提依然要符合重新上市条件,这些条件对B股公司来说还是比较高的门槛。即便是如坊间所认为的闽灿坤这样不算太差的公司,要想达到重新上市条件也存在一定难度。杨德龙认为,如果B股公司本身基本面不好,那么想再回到A股市场显然可能性不大,但对于基本面不错的B股公司来说,能转上A股则是难得的机会。"监管层允许B股自愿退市公司转上A股相当于开了一个口子,但谁有这个实力去走,则还是要看企业本身是否真正优秀。"杨德龙表示。 郭施亮则认为,深市支持B股主动退市再重新A股上市的做法,正是由于存在相对较高的门槛,才不会出现"一窝蜂式"的重新上市,是另一种择优上市,从而实现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目的。 实际上,B股公司转上A股,也不乏看好之人。记者了解到,不少B股公司对此持欢迎态度,希望有进一步的配套政策出台。 至于具体的做法,对于A+B股公司,受访人士均认为相对简单,比如湘财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部分析师徐广福就认为,可以考虑让上市公司回购然后增发同等数量的A股,也就是说B股整体平移到A股市场。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让B股股东享受到A股市场的溢价。当然原有的大股东等持有的非流通股,要想取得流通权也需要以对价对流通股东做出一定的让步。 就纯B股公司转上A股的话题,郭施亮认为,可以选择直接换股的形式,即按照比例折算或同比价格换股;董登新建议,对于优秀的B股公司,可以鼓励回购流通股,自愿退市后在回归A股的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这样,该类B股公司自然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回购和主动退市。此外,董登新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是否可以尝试对境外投资者全面开放A股市场,这样就能将B股全部直接转为A股,B股市场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过,这需要配套出台突破国家外汇管制和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等有关政策,目前来看存有一定难度。"董登新说。(.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