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致命伤成IPO拦路石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012年1-6月,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首发公司187家,其中通过审核154家,被否27家,5家取消审核,1家暂缓审核,总体审核通过率为82%,未通过率为18%。当成功过会者在欢呼之时,我们更愿意将眼光聚焦在那些失败者的身上。用他们以血泪铸成的教训来警示后来者,同时从一个科学的角度,来对中国资本市场把关者的"喜好"进行一次浅显的分析。 IPO遭遇六大致命伤 根据汉鼎咨询统计,2012年上半年被否企业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如下几点: 一、关联交易及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同业竞争仍是发审委重点关注方向,共有8家企业在此存在瑕疵。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改制不合理,上下游配套业务未整合进入发行人合并体系,为上市申报埋下了隐患。 二、公司所处行业的景气程度。IPO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是被否的重灾区,近半数企业在未来盈利能力被质疑。对于未来盈利判断的重点,是企业所处行业的未来前景,因此本期申报的与光伏行业有关企业有3家被否,房地产相关行业也有2家被否。 三、募投项目存在问题。因募投项目被否企业多是无法解释其募投项目所规划产能未来消化能力,有的企业所计划的募投扩产规模达现有规模2-3倍,不仅市场接受有问题,其自身管理能力也成疑问。证监会目前对募投项目的关注依然集中在募投项目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效益测算、募投项目的匹配能力分析上面。 四、财务数据真实性及其他信息披露质量。申报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及其他信息披露质量一直是证监会的重点工作方向,在上半年申报中,有的企业二次申报材料与上次申报材料存在明显矛盾,有点企业财务数据、尤其是毛利率情况与同行业企业存在明显差异,或企业盈利趋势与行业趋势相背等,这些问题一旦存在,将直接导致企业出局。 五、社保税收违规。对于企业违反社保、税收法规方面的情况,存在一个数额大小的问题,违规数额过大必定会让发审委员有所顾虑。 六、高新企业认证造假问题。高新企业认证造假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申报创业板、中小板的企业,可谓乱象群生。 审核重点仍在财务报表之外 根据汉鼎咨询统计,上会企业申报报告期最后一年财务数据。在各板块间公司收入利润规模相差较大,但在同板块间通过与未通过企业间相差较小。从下图分析可见,无论是申请只要是申请中小板还是创业板,通过审核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与未通过审核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水平相比差别不大,因此可见审核重点仍在财务报表之外。(.投.资.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