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QFII逆势猛攻周期股票(名单) 证监会推出《关于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宣布降低QFII资格要求并将QFII持股比例上调到30%,有业内人士指出,此举将为A股市场新增超过1000亿元的入市资金。统计数据则显示,二季度以来QFII介入A股市场的力度明显增加。 新增千亿QFII资金 据了解,与原规定相比,《规定》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降低QFII资格要求;二是满足QFII选择多个交易券商的需求;三是允许QFII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四是将所有境外投资者的持股比例由20%提高到30%。其中持股比例上调到30%被认为是对A股市场最直接的利好。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7月20日,共有149家QFII机构获得285.33亿美元投资额度,按照以前20%的持股比例,相关QFII机构最多只能向A股市场投入约57.07美元的资金,但在持股比例提升至30%之后,目前已获批的QFII机构投向A股市场的资金上限已达85.6亿元,就理论而言,可在短期内为A股市场新增资金约28.5亿美元。 如果考虑到今年四月份监管机构宣布将QFII投资额度扩大500亿美元的因素,此次持股比例上调使得QFII机构在可预期的范围内向A股市场新注入最多178.5亿美元资金,以昨日6.3303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计算,折合人民币约1129.96亿元。 QFII二季度增持A股 尽管持股比例上调带来的QFII增量资金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密集入市,但多项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QFII资金的确加大了对A股市场的关注。 据本报数据中心的统计,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瑞银证券总部等知名QFII席位在一季度借助大宗交易平台先后进行了73笔买入操作以及38笔卖出操作,净买入A股股票约5454万股,净买入资金量只有5.24亿元。 不过进入二季度后,相关QFII席位在大宗交易市场中的活跃度明显提升,4~6月份期间,QFII席位的买入操作和卖出操作次数分别达到136次和80次,净买入的A股股票约1.65亿股,合计市值15.67亿元。虽然本月QFII席位的交易频率有所放缓,但净买入金额仍达到2.38亿元。 此外,在已公布半年报的156上市公司中,有8家公司在二季度获得QFII持有,QFII持股总量达8274.65万股,而这156家公司在一季度只有6家公司获得QFII持有,QFII持股量约6526.9万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8只中报QFII持有股中的东方国信等5只股票均属于二季度QFII新建仓的对象,而用友软件和省广股份则在报告期内得到QFII的增持。 谨慎借鉴QFII布局思路 与当前市场热捧非周期类股票的操作倾向相反,QFII在进入二季度后将主攻的目标锁定在交通运输、能源、电力等周期类股票上,如在二季度QFII席位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买入金额最多的5只个股中,国投新集、长江电力、中国水电、庞大集团等周期类股票就占了4席,仅国投新集就先后13次被QFII席位买入约8.5亿元。而在已公布中报且有QFII持有的8只个股中,黑猫股份、方兴科技、省广股份、巨力索具等股也都属于典型的周期类股票。 华融证券投资顾问李侠认为,QFII逆势买入二季度领跌的周期类股票,可能还是从中长期投资的角度出发。随着经济"软着陆"可能性的增加,周期类股票的前景可能好转,加之周期类股票的估值等指标也比较合理。 广发证券投资顾问郑有利则认为,QFII的投资周期往往比较长,有时甚至从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角度出发来选择投资标的,散户无论是在资产配置能力还是资产抗风险能力方面都无法与QFII相比,因此,盲目跟随QFII的操作路径可能会给散户带来较大损失。(.重.庆.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