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估值导致走出"独立"行情? 回顾中石油A股上市以来的历程,2007年股价下跌36.3%,2008年暴跌67.15%,2009年在牛市背景下,反弹了35.89%。接下来2010年下跌18.81%,2011年下跌13.19%,今年又跌了8.62%。这样一只对中国股市有着如此重要意义和影响的大盘蓝筹股,为何会走出如此独立的行情? 国信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年上市时太过高估的定位。该分析师指出,由于当时整个市场做多热情高涨,上证指数在5000点上方,当中石油A股上市时,都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推进牛市。于是,发行价仅为16.7元的中石油,开盘便暴涨到48.6元,而当时中石油H股的价格也就只有20港元左右。正是这一原因,导致中石油A股价格远远高出其合理定位,因此其后随便它怎么跌都不为过。 相反,再看中石油H股今年的走势,相对就温和得多。2008年,中石油H股跌幅达到51.15%,2009年反弹了37.26%,2010年继续上涨9%,2011年小跌了4.82%,今年上半年下跌3.8%。 成品油定价机制或影响走势 照理说,中石油的走势应该与国际油价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为何基本与油价涨跌成"绝缘"状态呢? 申银万国分析师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中石油的业务种类较多,包括勘探与生产、炼油与化工 、成品油销售、天然气等,因此油价的涨跌,根据不同业务的划分,对中石油业绩影响也各不相同。 举例来说,如果国际油价大幅上涨,那么中石油的炼油业务会承受较大的成本压力,毛利率会逐渐递减。但另一方面,油价上涨后,中石油在上游的勘探生产业务业绩会提升明显。 正因为如此,最终决定中石油业绩变化的并非油价如何走,而是要看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如果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相对国际油价反应敏捷,那么对中石油的业绩就更加有利。从近期来看,国际油价的大幅下挫,就对中石油勘探生产的业绩产生了一定的拖累。 除了油价之外,天然气价格改革也是对中石油业绩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安信证券分析师表示,目前中石油掌握了国内84%的天然气资源。如果天然气价格上涨,中石油将是最大的受益者。但目前油价下跌挫伤公司盈利,而气改进度低于预期,也导致了中石油业绩难言乐观。目前,中石油股价的走势,其实也反映了上述预期。 "悲催股"中石油会否再成2245点终结者? 由于是A股市值最大的公司,中石油在上市之初的牛市环境下,被认为是大盘的定海神针。事实上它的上市不但没有稳定市场,反而成为当年6124点牛市的终结者。 近5年过去,上证指数不但再也没有返回过6124点,更跌破了2001年大牛市行情顶点的2245点心理关口。伴随着中石油创出历史新低,它会不会再次成为2245点的终结者? 读中石油研报是种"折磨" 实际上,上证指数在2007年10月16日就已经见到了历史高点6124点,而当中石油上市时,股指已回落到5700点附近。但中石油的高调上市,犹如给已处于高位的市场投下一枚"深水炸弹"。此后近5年时间,中石油似乎也真的像定海神针一样,把A股市场定在了海底。 中石油不仅终结了6124点牛市,更是某些券商研究员的噩梦。"中石油上市以来,每家基金都会关注它。"上海某基金公司研究员陈先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几乎大部分券商都会对中石油发布研报,但这么多年来,看中石油的研报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粗略统计,中石油A股上市以来,各大券商发布的公司研报接近400份,尽管给予各种评级的报告都有,但现在回顾当时的报告,有些还是相当雷人。比如某券商2008年发布的研报标题为"中石油:下跌空间有限,上涨也难"。还有券商称"中国石油:30元以下均有增持价值"。 更有意思的是,2010年12月,瑞银证券一位分析师发布研报"小幅上调我们的目标价",文中对中石油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瑞银证券表示,由于油价上涨,上调中石油盈利预测 ,目标价由14.9元上调至15.2元,并称"中石油仍是我们的首选股"。 然而,这一价格至今从未见到过,且越来越低。直到一年后的2011年9月,瑞银证券才在换了一位分析师之后,再次发布关于中石油的研报,虽然买入评级保持不变,但目标价从此前的15.2元直接下调到12元。今年初,中石油随大盘有过一波反弹,但最高也只上涨到10.74元,其后便又开始不断下跌。 中石油主导大盘跌破2245点 近期,中石油惨烈的下跌是从今年5月开始。当时,大盘在2450点高位回落之后,中石油也在10元附近掉头向下。接下来连续10天的下跌,令中石油直接考验去年12月时创下的低点9.35元,5月单月跌幅达4.83%。 进入6月后,在国际油价进一步回落的影响下,中石油再次破位,6月股价跌幅达4.23%。 值得注意的是,6月末中石油破位,上证指数也出现破位下跌。尤其是6月25日,上证指数跳空下跌36.77点,并一举跌破2245点重要心理关口。2245点的重要性,在中国股市的长期走势上是不言而喻的。当2001年大牛市终结时,上证指数就是在这一点位见顶。 而今年3月份的调整中,上证指数虽然短暂跌破2245点至2242点,但还是对行情形成明显的支撑,并又展开了4月份的第二波反弹行情。因此,6月份中石油创出历史新低,再加上上证指数有效跌破2245点,双重心理压力之下,未来2245点会不会成为市场的高压线? 行业最差时刻已经过去? 分析人士认为,从大盘的角度而言,未来市场在考验2132点低点之后,很有可能出现反弹。但大盘的涨跌并不完全由中石油的表现而定,银行股,煤炭股、有色股、保险股、券商股等周期类股票能否转强,都对大盘未来的走势产生影响。 但从中石油的角度来看,由于对股指具有无法撼动的影响力,因此它的走势能左右大盘反弹的强度。中石油破位之后,能否会和当年6124点被终结一样,也成为2245点的终结者?如果中石油能够出现强势反弹,那么2245点的压力将仅仅保留在心理层面。但如果中石油仍没有好的表现,那么2245点就依然可能成为压在大盘上方的高压线。 目前,券商对中石油的态度似乎又一次趋于乐观。中信证券的分析师黄莉莉认为,如果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进一步市场化,那么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都将带来较大的业绩提升空间。其中,仅中石油就将带来0.3元的业绩提升。而在政策改善预期明确的背景下,预计随着国内外经济下半年逐步复苏,国内资金面持续改善利好下游企业,石化企业盈利将得到提升。总体来讲,石油石化行业最差的时刻已经过去,价值重估应该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