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印钞或将再接再厉 量化宽松似无止境 在又一波欧元区金融和银行业压力浪潮以及美国聘雇停滞后,富裕经济体在债务泥沼中越陷越深,每个人都将目光重新投向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等待它们再度力挽狂澜。 可以肯定的是,量化宽松措施将再度重回"四大央行"即将召开的政策会议讨论范围。四年来"四大央行"通过扩张资产负债表,主要从本国银行手中购买公债的方式,增加了大量的货币供给。政府的信用卡已几乎透支;众多商业银行持续摇摇欲坠且放贷意愿低下,使得新创造的大量现金仍未引发足以推动经济增长的广义货币供给增长。 四年之来,四大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大到原先的三倍以上,至9万亿美元,但仍无法实现自行复苏,现在的问题在于,这样还能持续多久,而不会在未来造成更大的问题? 巨额负债问题并没有快速解决对策:银行资本重组;稳定楼市和抵押市场;进一步深度整合欧元区财政联系以支持欧元,这种种工作都要花上多年的时间。 令人担心的是,为稳定债市及保持银行稳健,货币当局愈来愈常扮演政府机构角色。量化宽松带来的短暂好处,抵不过长期付出的代价,例如财政改革压力减弱及市场动荡等。总有一天,利大于弊就会变成弊大于利。(.南.方.都.市.报 .彭.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