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霄:5月经济数据利空股市 未来或有新政策
今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2012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0%,环比降0.3%。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5%。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0.4%。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大幅下降到50.4,跌至经济收缩区边缘。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5月CPI数据利空股市,预示着经济增速下滑,实体经济不振,但未来会有政策组合拳出台,央行降息只是货币宽松的开端。 他同时指出,政策的积累会逐渐起作用,短期不起作用不等于长期不起作用,一项政策不起作用不等于多项作用不起作用。 CPI"落地"期待A股"放晴"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食品价格的下降及外部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减缓,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创下2010年6月以来的新低。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实现年内CPI同比增长4%的目标成为大概率事件,这也将为宏观经济政策"稳增长"提供更多的空间。 伴随着CPI的公布,5月份宏观数据密集出台。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6%,比4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也比4月份增长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1.15%。数据均好于市场预期。 此外,10日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然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虽然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导致出口形势一直不乐观,但是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规模刷新去年11月创下的历史纪录,且进、出口规模也双双创月度历史新高。数据显示,当月出口1811.4亿美元,同比增长15.3%;进口1624.4亿美元,增长12.7%。如此抢眼的数据,让外部环境的担忧有所缓解。 而备受关注的房地产数据也在5月份大举走强,5月份全国商品房成交面积和销售额较4月份分别上涨了15%和20%。 在周末宏观数据密集公布之前,沪深A股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对于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笼罩在整个市场中,以至于上证综指一周内下跌3.88%,创下近半年的单周最大跌幅。 即便是央行出台降息这一对资本市场非常敏感的措施,也未能提振市场信心。一周的时间里,A股流通市值缩水接近4%。 此外,周五上证综指在跌破2300点的同时,市盈率也创下新低。数据显示,目前A股整体加权平均市盈率不足14倍,而上证综指在998点和1664点时,对应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9.7倍和14.7倍。 一方面是经济下滑的因素还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对于经济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正在逐步发挥作用,而股市作为反映经济前景的晴雨表,无疑将在经济和政策二者的博弈中延续。 来自海通证券的观点认为,经济退、政策进、股市上,市场对政策和经济预期逐渐发生变化,有助企业盈利改善。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钟华对于下半年的市场判断是:"经济不好不坏、流动性相对宽松、利润增长逐步恢复,A股市场仍将是小牛市。"(.金.融.投.资.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