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引进QFII活水 下一步将减少审批加强监测问责 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8日闭幕。证监会基金部主任王林在会上表示,证监会将继续加大引入境外长期资金的力度,简化QFII申请文件要求和审批流程,加快QFII资格审批,进一步提高QFII投资占资本市场的比例,为资本项下完全对外开放做好准备。而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透露,证监会下一步的监管改革将遵循减少审批,加强事中监测和事后问责等四项思路。 加大力度引入境外长期资金 王林表示,为了吸引更多境外长期资金进入,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和对外开放,结合新增加的500亿美元QFII投资额度,证监会将继续加大引入境外长期资金的力度,简化QFII申请文件要求和审批流程,加快QFII资格审批,积极协调解决QFII参与股指期货等投资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拟适当降低境外机构的QFII资格标准、扩大机构类型、扩大投资范围、放宽开立账户和资金汇出入限制、尽快明确所得税政策等,并参考周边国家和地区证券市场情况,进一步提高QFII投资占资本市场的比例,为资本项下完全对外开放做好准备。 他表示,为了加大对长期资金的引进力度,对于养老基金、公积金等长期资金性质的QFII,证监会将优先审核,保证投资额度;对于香港、台湾等地长期资金性质的QFII,证监会将给予更加优惠便捷的政策,进一步提高审核速度,给足投资额度。 第二批RQFII将全部投资ETF 王林表示,QFII制度推出以来,境外机构申请QFII资格的意愿一直很强。据悉,目前共有166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外汇局已批准133家QFII累计251.93亿美元投资额度。还有33家获得QFII资格的境外机构正在申请首批投资额度102.5亿美元,37家已在境内投资运作的QFII在申请追加投资额度125亿美元。按此计算,已提出申请并处于在审状态的QFII额度高达227亿美元。 据王林介绍,第二批RQFII将全部是ETF产品,投资标的要选择大盘蓝筹、市场覆盖性好的指数,如沪深300、中证100、富时A50或MSCI中国A股指数;每个指数原则上只批准一只RQFII-ETF产品;相关产品成熟一只批准一只,避免一哄而上。 今年4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央行和外管局决定新增RQFII投资额度500亿元,用于发行以内地A股指数为标的、以人民币计价、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ETF产品;RQFII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王林称,考虑到RQFII首批试点中,债券产品由于发行期集中,产品雷同等原因,资金募集不如预期顺利,为了充分利用新增的500亿元投资额度,避免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本次500亿元投资额度不单独批给各试点机构,由经香港证监会批准发行的RQFII-ETF产品共同使用。 公开信息显示,不少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都在对RQFII-ETF产品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并与香港证监会、联交所进行沟通,已有华夏、嘉实、易方达、南方4家RQFII正式向香港证监会递交申请。 创新是证券公司发展的永恒课题 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指出,创新是证券公司发展的永恒课题,在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各有侧重。证券业的创新发展要自觉吸取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确保正确的方向和原则。一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二是坚持资本市场中介服务的基本属性;三是坚持立足公司自身的发展;四是坚持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五是坚持创新发展和内控管理协调并进。 庄心一强调,推进证券行业创新发展是个系统工程,监管部门也要顺应形势,及时更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手段,在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放松行业管制。既为证券公司创新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又继续推进证券行业对外开放,促进行业整体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下一步监管改革的主要思路:一是坚持正确的监管理念,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监管公信力。二是在守住监管底线的前提下,包容失败。三是完善监管手段和方法,减少审批,加强事中监测和事后问责。特别是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行业诚信建设。第四要全力支持行业创新发展,始终如一、坚定务实地做好相关工作。(.投.资.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