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数据分析 查看内容

ST股票重挫 公募持有市值同比缩水近半

2012-5-7 07:09| 发布者: 郎少| 查看: 686| 评论: 0

摘要:   退市新政加剧调整,赌重组机构遭深套,持仓*ST海龙的人保系最多浮亏逾50%  就在今年初,这里还造就了如*ST盛润A般实现股价翻番的"牛股"。  这里是ST板块,重组一度被视为该板块永恒的题材。在频频上演 . ...
  退市新政加剧调整,赌重组机构遭深套,持仓*ST海龙的人保系最多浮亏逾50%
  就在今年初,这里还造就了如*ST盛润A般实现股价翻番的"牛股"。
  这里是ST板块,重组一度被视为该板块永恒的题材。在频频上演"乌鸡变凤凰"的奇迹下,资金前呼后拥地入场热炒,当中更不乏如王亚伟、泽熙等资本大鳄的身影。
  但是,随着创业板退市制度5月1日起正式实施,随着主板、中小板退市新规的出台(目前尚在征求意见阶段),ST个股的头上悬着的退市之剑明显增多,任何一把剑的跌落都可能将其打入终止上市的"万劫不复"之地,而退市后恢复上市的制度又极其严格,恐慌之下ST个股在节后上演罕见的跌停潮,一些重仓ST个股的机构也很受伤。不过,考虑到部分ST个股如ST阿继、*ST园城、
  *ST广钢等已经实施重组,基本面明显转好,因此,对ST个股也不可一棍子打死。
  部分机构重仓的ST股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机构股东 机构性质 机构亏损情况
000972 *ST 中基 三羊卓越 2 期(233.30 万股) 私募基金 如 2009年以来一直持有则录得61%的账面浮亏
000677 *ST 海龙 人保财险传统-普通保险产品(999.99 万股) 保险理财 浮亏约 52%
    人保寿险公司-自有资金(402.45 万股) 保险公司 浮亏约 52%
    中融信托-融新 295 号(310.00 万股) 私募基金 浮亏逾30%
    人保寿险-传统-普通保险产品(230.00 万股) 保险理财 浮亏约 52%
    民生加银内需增长(191.53 万股) 公募基金 浮亏逾 30%
600706 ST 长信 汇添富均衡增长(317.10 万股) 公募基金 浮亏约 30%
    汇添富价值精选(291.98 万股) 公募基金 浮亏约 30%
    朱雀 9期 (131.16 万股) 私募基金 浮亏不超过15%
    朱雀合伙专项(111.53 万股) 私募基金 浮亏不超过 15%

  注:上述机构持股数据均来自今年一季报。浮亏数据是根据机构进场期与最新市价推算得来,不代表实际盈亏,因为不能排除机构投资者在持股期间有波段操作行为。
  退市新规重挫ST股
  "五一"假期归来,A股在政策"组合拳"的刺激下已完成了三连阳。在市场振荡向上的环境中,备受退市新规冲击的ST板块却成为股价"绞肉机",大面积的跌停潮成为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奇观"。
  5月2日,沪指在"开门红"中大涨1.76%,ST板块收盘时平均跌幅却达3.27%(不含B股,下同)。其中,板块中有多达73股以跌停价收报,占当日有成交股票总数的61%。
  5月3日,沪指窄幅振荡中收涨0.07%,上一交易日下跌的其他个股已多数止跌,但ST板块收盘时的平均跌幅仍接近2%,多达41股收于跌停价,占当日有成交股票总数的34.5%。
  出现这一状况,与交易所推出退市新规无不关系。
  4月29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了主板、中小板的退市方案征求意见稿,增加了基于净资产、成交量、股票面值等指标的退市规则。当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则退市条件,便是"近两年年末净资产均为负数的公司将终止上市"。直接受此冲击的就是ST板块。
  据新快报《赚钱周刊》统计,截至2011年末,两市共有41只个股净资产为负,全部来自ST板块。其中,已暂停上市的*ST宏盛每股净资产最低,为-13.832元,处于停牌阶段的*ST科健则以-8.15元紧随其后。根据新规,若这41只个股在2012年度净资产继续为负,将面临终止上市。而剔除已暂停上市的公司后,ST板块净资产为负的个股共计33只,其平均净资产为-3.68亿元。其中,*ST中华A、*ST科健的净资产分别为-16.83亿元、-12.22亿元,ST厦华等3股的净资产亏损额均超过了8亿元。
  应引起重视的是,今年一季度末,上述41家净资产为负的ST股,仅*ST园城一家实现了净资产由负转正(去年末为-3925万元,今年一季度末为175万元),其余公司仍处资不抵债的困境,且净资产亏损额在10亿元以上者增至3家(*ST海龙亏损扩大至10.04亿元)。与此同时,板块中的*ST关铝、ST天一、ST国通净资产由正转负。
  昨日板块上演"超跌反弹",收盘时平均涨幅为1.75%,表现强于指数。有13只个股以涨停价报收,仅1股跌停、16股收跌。但随着未来主板、中小板退市新政的实施,有望开A股退市先声的ST股会否再度出现大面积下挫,有待后市验证。
  46家机构染指35股
  除净资产指标外,此次发布的新规尚加入一则规定:因净资产指标被予以退市风险警示或因净利润指标被暂停上市后,其后一年的净利润指标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评判依据,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数的,终止上市。换句话说,ST股此前惯用的借助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保壳"一招,也失去了用武之地。
  在头上悬着退市利剑的环境下,那些曾豪赌重组预期、嗜炒绩差概念的资金自然备受煎熬,当中尤其以机构更为显眼。
  新快报《赚钱周刊》据上市公司、基金一季报统计,截至3月末,共有46家机构现身ST板块,涉及个股35只,以一季度末收盘价计,机构的持仓市值高达19.4亿元,平均每家机构投入0.42亿元。
  以机构类型看,公募基金在ST板块上的投入额最高,期末持仓市值达12.1亿元,占比62%;居次席的则为券商资金,期末持仓市值为2.39亿元;险资、私募基金的期末持仓市值分别为有1.79亿元、1.74亿元。此外,信托公司自有资金、QFII等机构皆有染指ST股,期末持仓市值分别为9709万元、4119万元。
  单家机构看,汇添富系的期末持仓规模最高,达2.4亿元;华夏系、广发系则以1.71亿元、1.57亿元的期末持仓市值紧随其后。单只机构产品中持仓市值最高的为万联证券,其期末持有的*ST广钢市值达1.35亿元;同样持有*ST广钢的广发聚丰则以1.23亿元紧随其后;汇添富价值精选、太平洋财险的期末持仓皆在8000万元以上。
  单只个股上,*ST领先、*ST天成最受机构青睐,一季度末皆有9只机构产品列席,对应持仓市值分别为4.17亿元、2.06亿元;*ST海龙则有7只机构产品入驻,期末持仓市值为1.01亿元。
  二级市场的走势上,上述机构重仓的ST股在5月2日、3日间的平均跌幅为3.97%,其中*ST中基、*ST锌业、*ST东碳等7只个股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ST中基昨日仍以濒临跌停报收。结合退市新规,上述机构重仓ST股中,*ST中华A、ST厦华、*ST海龙等7只个股去年末的净资产皆为负,涉及机构包括航空信托、险资人保系、鹏华普天收益、民生加银内需增长、汇添富系及私募朱雀系等。
  值得注意的是,该部分个股的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分化,5月2日、3日间仍能有7股无视板块跌停潮而录得了区间涨幅,分别为*ST园城、*ST大地、ST盛达、ST唐陶、*ST领先、*ST广钢及*ST锌电,涉及机构包括国泰系、信诚系、汇添富系及私募泽熙、华明等。其中,国泰基金专户重仓的*ST园城更期间频频冲击涨停,昨日再度触及涨停并创年内新高。
  主板、中小板将新增多项退市标准
  5月1日创业板退市制度正式实施,紧随其后,沪深交易所也针对主板、中小板发布了修订退市制度的征求意见稿,新增了多项退市指标(见下文)。这些指标如果得以严格执行的话,将有助于抑制A股市场上热炒垃圾股的风气。
  1。增加净资产指标。最近一年年末净资产为负数的,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最近两年年末净资产为负数的,其股票应终止上市。
  2。增加营业收入指标。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均低于1000万元,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近三年营业收入均低于1000万元的应暂停上市;近四年营业收入均低于1000万元的,应终止上市。
  3。纳入审计意见类型指标。最近一年年报财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最近两年均被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应暂停上市。被暂停上市一年后,其后一年的财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其股票应终止上市。
  4。增加市场指标。最近连续120个交易日(不含停牌交易日)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500万股(中小板为300万股)的直接终止上市,连续30个交易日(不含停牌交易日,深市公司为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的(不适用纯B股公司),其股票应终止上市。
  5。因净利润、净资产、营业收入或审计报告类型等指标触及标准被暂停上市后,如不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最近一年的年报报告,其股票应终止上市。
  6。因净资产指标被予以退市风险警示,或因净利润指标被暂停上市后,其后一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数的,其股票应终止上市。
  7。仅适用于中小板的公开谴责指标。最近36个月内累计三次被公开谴责的,直接终止上市。
123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7-24 11:01 , Processed in 0.03873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