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初至4月25日,上市公司大小非净减持额合计达到6.87亿元,环比减少89%,较去年同期减少82%。从所属行业看,上市公司股东净减持和净增持的股票均主要分布在工业、材料、消费、信息技术和金融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大小非净减持金额与涉及上市公司数量均出现大幅下降,显示市场供给压力有所缓解,但若反弹行情继续延续,大小非净减持规模是否会复制3月的高潮表现,值得市场继续关注。 减持额“反常”减少 距离4月底只剩下两个交易日,为便于对比,我们选取每月1日至25日作为统计大小非增减持情况的时间区间。统计发现,年初以来,大小非增减持操作与大盘走势密切相关。1月份上证指数最低下探至2132点,当月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净增持额高达10.29亿元;2月份与3月份,大盘走出一波反弹行情后有所回落,上证指数最高曾冲至2478点,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乘机套现,两月净减持金额分别为20.88亿元和63.01亿元,创下年内大小非减持高峰 . 本月,大盘再次出现反弹,昨日上证指数亦接近2月份同期点位。但据统计,4月1日至4月25日,上市公司大小非净减持额仅为6.87亿元,环比下降89%,相比去年同期净减持金额39亿元,降幅达82%。 从净减持公司数量看,大小非净减持规模与累计公告净减持上市公司数量变化趋势一致。统计显示,1-3月净减持的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48家、86家和122家,至4月份则大幅减少至34家。分析人士指出,大小非净减持金额与涉及上市公司数量均出现大幅下降,显示市场供给压力有所缓解,但若反弹行情继续延续,大小非净减持规模是否会复制3月的高潮表现,恐怕值得引起市场关注。 与此同时,一些上市公司股东在4月继续增持股票。4月初至昨日,共有22家上市公司出现股东增持,合计增持金额为1.15亿元。当然,与3月份有27家上市公司净增持3.65亿元相比,回落幅度较大。从所属行业看,上市公司股东净减持和净增持的股票均主要分布在工业、材料、消费、信息技术和金融等行业。 增减持股价影响力趋弱 就个股来看,川润股份 、酒鬼酒、燃控科技 、辉丰股份和东湖高新等个股本月公告净减持额最高,分别达2.43亿元、1.50亿元、1.30亿元、8592.40万元和8505.77万元。而另一面,一些上市公司股东对公司股价颇具信心,如冠城大通和ST天目本月以来公告净增持额分别达6330.33万元和4051.44万元。 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增减持行为,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在股价波动上。例如,本月减持幅度最大的川润股份曾是前两月的明星股,2月1日至3月31日累计涨幅高达38.72%,而本月却表现不佳,累计下跌15.55%;而本月增持额最多的冠城大通和ST天目两股月初以来累计涨幅分别为13.72%和12.36%。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增减持行为与股价走势并不呈绝对正相关关系。如紫光华宇月初以来跌幅高达31.86%,上市公司股东却对其进行了净增持操作;而区间涨幅达16.87%的洪城水业却遭遇净减持2439.55万元的命运。分析人士指出,类似此类市场走势与净增减持额背离的个股不在少数,大小非增减持力度可作为投资的参考标准之一,但股价波动背后隐含着十分复杂的变数,不能单纯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