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正:中国企业走出去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
2012年3月2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召开,大会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请问发言人,中国政府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是不平坦的,有很多挫折。这其中包括中国的并购方案受到外方当地政府的限制,导致失败。也包括中国并购成功,但是因为水土不服或者经营不善而投资巨亏。您认为这些挫折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经之路?还是有些可以避免的?您认为中国企业未来的机遇在哪里?主力释放重要信号(附股) 机构资金流向已出现巨变! 免费的Level-2高速行情 收费软件强大功能限时免费 [赵启正]中国企业"走出去"虽然已经有了很成功的例子,像前天电视台播送的三一重工。但是总体上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原因在于企业对国际市场还缺乏深入的认知和全面的把握,对于国际惯例、通行规则还不够熟悉,也不太善于与当地开展公共外交。 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有名受外国阻挠而没有成功的例子,就是中海油竞争美国优尼科的交易失败了。美国参院的一篇报告指出,中海油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没有进行有效的公共外交去消除政府和民间的反对声音。 中远公司有一个成功的例子,它在美国波士顿建立了一个转运站,最初当地工会强烈反对,而他们面对公众做了很好的说明,最后取得了成功,还收到了当地议会的感谢电。 委员们认为,企业"走出去"有两方面的安全特别值得注意,一是职工的人身安全。二是投资安全。这次大会之后,政协外事委将开展一项调研,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公共外交,希望大家支持和报道。(新华网) 赵启正:反对国有企业私有化是担心国有资产流失 2012年3月2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召开,大会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不知道发言人注意到没有,最近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名字叫做《2030年的中国》。这里面对中国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但是我们有网民和学者对此提出了很激烈的批评,认为这是要把我们的国企私有化,认为这是在给中国投毒,不知道发言人对此有什么评价?谢谢。 [赵启正]这篇报告是对中国今后20年经济社会发展作了综合性的研究。有的学者和网友认为,这篇报告是要将国有企业私有化,由此引起更多网民的质疑,他们表示强烈反对国有企业私有化。我的理解,他们是担心国有资产的流失。 这篇报告的全文在世界银行的网站上有,我下载了,有400多页,我只能看它的摘要。对这400多页我用Word的检索功能做了检索,我没有查到国营企业私有化的建议。因此,这篇报告还要细读才能判断。 这篇报告是两家合作的,世界银行和我们中国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50多位专家做了一年多。报告中提到了国有企业股份多元化的问题,提出国有企业占有较多的公共资源,理应承担更大的公共责任。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是我国"十五大"以来的国家重要政策。实际上我国现有国营大企业中的多数已经上市,已经实现了股权多元化,这样可以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我注意到的是,股权多元化还不等于私有制,这点请大家在研究这篇文章时细心一点。(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