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勇:中东开战未必促油价上涨
据央视消息,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月8日零时起,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均上调300元。按此计算,93#汽油调价后,每升上涨约0.22元。 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进行点评,他表示,上调油价不会阻止PPI下降趋势,中东一旦开战也不一定使油价上涨。 李慧勇表示,本次上调油价十分正常,符合新规则下的调价时间窗口。这对于CPI、PPI的回落会起到缓冲作用,而且对PPI的影响会大于对CPI,这是由于油价在居民消费中占比较低,而成品油出厂价格却在PPI中占比较大,但总体上讲,由于基本金属均处于调整的周期中,因此上调油价并不能阻止CPI、PPI的回落趋势。 中东局势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市场预期一旦战争开始,油价会大幅。 新华社报道较早前,科威特石油和议会事务大臣穆罕默德·巴西里6日预测,在地区局势不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国际油价今年上半年将在每桶100美元至115美元之间波动。 科威特《政治报》6日援引科威特石油集团董事会成员阿里·赫杰里的话报道,他说,如果西方国家对伊朗的石油禁运持续下去,或者海湾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国际油价可能飙升至每桶150美元或160美元。 若海湾地区发生军事冲突,油价可能产生飙升的情况下,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对此李慧勇表示,开战并不一定能导致油价的上升,从历史的经验看,战争开始时会造成经济的不明朗,这往往会导致油价的下降,而随着战局的明朗或结束,油价就会上涨,因此即使开战,也对油价产生的阶段性影响,并不一定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油价最终还是要由供求关系所决定。 林伯强:若伊朗服从石油禁运 中国油价还将上涨 国家发展改革委7日发出通知,决定自2月8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3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22元和0.26元。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7日晚间接受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的最大影响因素应该是伊朗,如果伊朗服从"石油禁运",油价会上涨。 林伯强分析称,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的最大影响因素应该是伊朗。如果对伊朗实行石油禁运,国际原油价格一定会上涨,中国成品油价格存在上涨压力。他说,如果伊朗服从"石油禁运",油价会上涨,但由于国际经济前景不好,油价上涨幅度应该不会太大。如果伊朗反抗"石油禁运",而导致中东动乱,油价上涨的幅度应该会很大,尽管可能不会像伊朗所夸大的"油价可能涨至每桶250美元以上"。 林伯强表示,油价应该是2月初就满足了成品油机制的调价要求,因为过节,节后再调,典型的政府调价方式。(.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