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2011年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监管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市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服务、监管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重要部署,深刻领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把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证券期货领域的改革开放,进一步调整资本市场结构,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加强透明度建设,改进市场监管,推进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关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资本市场改革和监管工作,郭树清着重从五个方面做出了具体部署: 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证券期货领域的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以充分、完整、准确的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诚信约束。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股票承销办法,使新股定价与发行人基本面密切关联。完善预先披露和发行审核信息公开制度,落实和强化保荐机构、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责任。按照统一准入条件、信息披露标准、资信评级要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的要求,大力推进债券市场改革,进一步促进场内、场外市场互联互通,建设规范统一的债券市场。以柜台交易为基础,加快建立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阳光化、规范化的股份转让平台。以优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为导向,积极推进退市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市场化和多元化的退市标准体系。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的原则,主动改变监管理念和方式,大幅减少事前准入和审批。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中介机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成熟市场的机构、人才、产品和技术,有效提升境内机构的专业服务水平。抓紧建设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市场,逐步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能力。 二是努力推动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和服务能力提升。显著提高公司类债券融资在直接融资中的比重,研究探索和试点推出高收益企业债、市政债、机构债等债券新品种。进一步优化股本和期货市场的层次结构。进一步改善股票市场价格结构不合理状况,切实解决新股发行价格过高和恶炒绩差公司股票问题。积极研究开发股票、债券、基金相关的新品种,稳妥推出国债、白银等期货品种以及期权等金融工具。推动基金公司向现代资产管理机构转型。鼓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增加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比重,积极推动全国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长期资金入市。适当加快引进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步伐,增加其投资额度。逐步扩大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范围和投资额度。适时推出双向跨境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