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头条新闻 查看内容

新华社质疑中国股市 四大报唤信心

2012-1-9 10:15| 发布者: 郎少| 查看: 3135| 评论: 0

摘要:   新华社质疑中国股市设计偏向融资者  "制度改革才能提振股市信心"  刚刚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提振股市信心。  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信心是久跌之下的一波反弹,而对于整个股市而言,信心更需要 ...
  新华社质疑中国股市设计偏向融资者
  "制度改革才能提振股市信心"
  刚刚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提振股市信心。
  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信心是久跌之下的一波反弹,而对于整个股市而言,信心更需要一个完善、公平的制度环境。正如金融工作会议所指出,需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
  "新股热"伤害股市健康
  打新、炒新历来是A股市场的特点。虽然几经改革,但是新股热度不减。
  根据财汇统计,2011年A股上市发行282只新股,上市首日的平均涨幅为21.08%。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一年间的跌幅分别达到了21.7%和28.4%。
  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打新赚钱的原因是二级市场一直在为新股支付高价格。简单平均统计,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2006年6月-2009年7月,按新股首日上市的收盘价计算,中小板收盘价市盈率平均约为70倍,主板收盘价市盈率平均约为57倍;2009年7月后不再对价格进行窗口指导至今,中小板新上市公司同样口径计算的市盈率约为71倍,主板约为51倍。
  "无论发行定价高低,二级市场近六年来一直在为新股支付大致相同水平的高价格,二级市场的新股成本长期处于高位。同时,新股上市交易一段时间后,特别是在交易60天后,价格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朱从玖认为,"新股热"是非理性现象,伤害了股市健康发展,影响改革的效果,缺乏经验和风险意识的参与者伤痕累累,甚至机构也深受其害。"新股热"增加了拟上市企业粉饰业绩的冲动,降低资本市场服务于经济的能力,监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机构、分析研究人员以及中国上市公司饱受批评。从全局来看,除了少数人获利外,"新股热"导致多输的局面,十分有害。
  制度设计留下后遗症
  新股发行问题,表面看来是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金额的"三高"问题,但深究原因,是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之初,制度设计留下的后遗症。
  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最初是为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革起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明确产权关系、完善治理结构的目的,同时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解决转制过程中所需的资金问题。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由于制度设计问题,中国的股市更多的是偏向融资者,它的好处是让企业得利,支持其发展壮大,吸引上市资源留在A股;不利之处是投资者可能成为纯粹的奉献者。
  而这样的定位只有在股票市场发展初期,利用大量交易者的不明就里或者投机者天生的逐利性才能够得以实现。在李大霄看来,这是涸泽而渔的方法,长此以往会造成证券市场吸引力降低,并不能长久。
  投资者最大信心在于回报
  股市对于投资者最大的信心在于回报,没有回报的股市,恐怕只会是融资者的天堂,而成为投资者的"滑铁卢"。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系副教授费一文认为,股市对于投资者的回报无非是股价和分红两种形式。设置合理的分红制度,让股市的赚钱效应不再局限于股价的波动,是从根本上增加股市"吸引力"的方法。
  和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一样,分红制度改革困难重重并且需要市场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近期连续出台政策,对上市公司分红、创业板退市制度、市场违规行为等进行制度上的改革,无疑对改变A股目前的现状、提振信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东.方.早.报)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5-14 01:53 , Processed in 0.07530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