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32万亿元
商务部确定十二五商务发展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32万亿元 2012年伊始,商务部在总结"十一五"商务发展成就和经验、分析"十二五"商务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的基础上,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预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商务部提出了"十二五"商务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是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建立。 国内市场总体规模逐步位居世界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左右,2015年达到32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额年均增长16%左右,2015年达到76万亿元。城镇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市场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现代物流成为流通主要方式,流通组织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流通成本明显降低,流通效率明显提高,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明显改善,流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二是外贸发展结构明显优化。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长10%左右,2015年达到4.8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年均增长11%以上,2015年达到6000亿美元。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加快形成。 三是吸收外资效益显著增强。年均实际吸收外资1200亿美元左右,外资质量不断提升、方式更加多样、结构更加合理,外商投资在促进创新、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四是"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7%左右,5年累计5600亿美元,"引进来"与"走出去"规模大体相当。(.证.券.日.报) 十二五货物进出口年均增10%左右 商务部4日公布"十二五"商务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十二五"货物进出口将年均增长10%左右,2015年货物进出口规模将达到4.8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将年均增长11%以上,2015年将达到6000亿美元。 商务部表示,将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为外贸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在增强出口竞争优势的同时,提升进口综合效应,促进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平衡发展。巩固传统产品出口优势,形成一批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向高端环节升级,在东部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重点开发区域培育一批重点承接地,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实施积极主动的进口战略,完善进口促进政策,提高进口便利化水平。 "十二五"货物进出口预计年均增长10%左右,2015年货物进出口规模将达到4.8万亿美元。(.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