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经济转型中放慢步伐 2012年,没有"诺亚方舟"的船票,全球各国只能奋起自救。中国经济下滑势头也将延续,近期券商、银行等机构纷纷下调了对于2012年GDP增速预期,约在8%~8.5%之间。但是2012年货币政策或许不会像2011年这么剑拔弩张。随着通胀回落至约3%的较低水平,货币政策基调可能"稳中有松",这将为A股流动性松绑。 GDP增速下滑,经济继续探底 随着新兴市场经济普遍减速,2011年前3季度,我国GDP增速在主动调控下逐季度下行,机构普遍预期全年约为9.2%,这低于2010年10.4%的增速,与金融危机时2009年水平相当。从图1中可以看出,2011年经济放缓主要与"三驾马车"同时减速有关,特别是受欧美债务危机影响,我国净出口对GDP的贡献急剧下降。与此同时,受房地产调控影响,占固定资产投资约24%的房地产投资也出现了下滑。 2012年这"两驾马车"可能还是跑不快。从出口来看,美国经济呈现出弱复苏迹象,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身处衰退泥淖。"希腊、意大利债务在2012年2~4月份集中到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动荡,要想解决欧债问题,要么减少赤字,要么通胀。"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对本刊说,他认为欧债风险可能甚于2011年。 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2012年增速可能继续回落,低于近10年来保持的23%水平。机构预测2012年尽管有700万套保障房开工,但是继续调控下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会明显下滑。而制造业PMI指数以及工业增加值的持续低迷,表明2012年制造业投资或许不会复苏太快。最有可能增长的是基建中的水利和高铁投资,这是中央政府一直强调重点,但它毕竟对于GDP拉动有限。 对于内需消费,中央政府一直呵护有加。据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 ,2011年前3季度,最终消费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32.7%提高到47.9%。而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扩内需,同时也出台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减税等措施来释放居民消费能力。但扩内需是经济转型的一项中长期任务,2011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保持在17%,考虑到2012年通胀水平将回落,消费增速或将回落。伴随着"三驾马车"同时放缓,2012年中国经济将在转型中放慢脚步。 货币政策稳中有松,窗口期在一季度 我国货币政策同时兼顾通胀、增长和高房价,令2012年货币政策相机决策充满了变数。不过,多家机构预期却一致,光大证券等机构预期2012年M2增速约为13%~14%,新增信贷规模约为8~8.5万亿,两项均略高于2011年水平。本刊记者注意到,随着全球经济衰退,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停止了加息 ,甚至开始降息,中国央行将如何行动? 机构普遍预测2012年CPI将回落至略高于3%的水平,这为2012年货币政策腾挪留下了空间。特别是外汇占款4年多来连续2个月负增长,外汇占款是我国基础货币扩张的主因,且不管是避险需求还是双向波动预期增强,外汇占款负增长将减少基础货币投放量。考虑到经济2012年下行风险以及上半年公开市场到期仅6330亿元等因素,多家机构认为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势在必行。 10月中旬,3年期央票利率15个月来首次意外下行,11月30日,央行又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50BP,本周四央行停发了3月期央票,令降存准预期更强,这些都传递出货币政策"稳中有松"的信号。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年底和2012年,存准将下调2~4次,将释放出8000亿~16000亿元资金。 但是,2012年货币政策V型反转几率较小,虽然GDP同样有破8%风险,但政策不会像2008年9月那样宽松,2012年还需要继续消化反危机时投放的天量货币。"货币政策需要在价格工具和数量工具上做一个微组合。"光大银行宏观分析师盛宏清对本刊说,他认为2012年上半年下调存准1%以对冲外汇占款和央票到期双双减少,甚至还有可能调降基准利率0.25至0.5个百分点。"没有必要彻底放开货币政策,如果欧元区经济不破裂,货币政策微组合也不需要完全实施"。 对于相机决策的货币政策而言,2012年面临着欧债危机、美国大选、中东局势演变等外围不确定因素。特别是2012年欧债危机可能更加严重,二级市场上国债收益率大幅上扬,导致银行间流动性紧张程度不亚于金融危机时的2008年,而一级市场上大量国债到期。这是全球经济复苏路上的一颗定时炸弹,也是观察货币政策将如何相机决策的重要窗口。 稳中有进财政政策力推转型 "稳中有进"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2年的定调,即在保持经济增长和物价总水平稳定下,利用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如果真能取得重大进展,将使得中国经济再次释放出制度性红利,这对于孱弱的A股来说是个重大利好。 从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来看,结构性减税、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抑制"两高一资"行业将是2012年财政政策的看点。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重申"有扶有控"引导和促进信贷结构优化,也表明信贷政策将配合产业政策调整。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财政、产业政策的发力点。从财政部长谢旭人本周讲话中不难看出,税收政策明显地围绕"调结构"这条主线:对于能源资源产品、先进设备和关键零部件降低进口关税,在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试点营业税改增值税,以降低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本,继续对小微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而对于资源税和消费税,2012年将进一步加大改革,这对于煤炭等资源股将是进一步的利空。 此外,政府通过大幅上调贫困标准、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各项政策措施来促进农村消费,还提出了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等,这些表明在2012年经济下行周期中,财政政策将很有看头,也不排除以更加积极的姿态继续支持投资来拉动经济发展。(.证.券.市.场.红.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