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扩容排第一 A股难逃"虚胖症",IPO扩容是"元凶"。A股指数十年间不涨,但却有另一项数据在永不回头地猛涨,这就是A股市值。 与今年A股股指走熊相比,两市的IPO募资金额却是全球第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两市共迎来了276只新股上市,平均一天就有1.15只新股发行,发行股数合计160多亿股,募集资金2700亿元,自2009年以来连续3年居全球之冠。 此前的12月21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调研报告称,截至今年11月底,以IPO宗数计算,深交所IPO宗数位列全球证券交易所第一,以融资额计算,深交所全球第二、港交所全球第三、上交所全球第四。另据统计,今年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持续引领全球IPO活动,融资总额达679亿美元,占全球IPO融资总额的40%。除IPO外,2011年再融资数量也在上升,A股实施增发和配股的融资规模达到3954.9亿元,超过前两年。 融资功能强,是过去10年中国股市的一大特点。10年间,包括新股发行、再融资等,上市公司共计从沪深两市集资近4万亿元。从1990年至2000年的11年间,股市融资总额5167亿元,其中首发募资3167亿元。而自2001年6月至2011年12月,股市融资金额高达3.83万亿元,其中首发募资1.84万亿元,是前11年的7倍。2011年至今,股市融资总额6413.62亿元,其中首发融资2643.68亿元,仅次于2007年和2009年。 而与此同时,股民的分红数额却不能与融资大幅增长呈正比。统计显示,1990年末到2010年末,A股累计完成现金分红总额约1.8万亿元。据估算,普通投资者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超过30%,其所分享的红利最高不过0.54万亿元。也就是说,股市发展这10年间,从股民腰包里掏出去的钱要比拿进来的少。 "我们可以从外部经济、政策紧缩等寻找行情低迷的注解,但市场供求失衡,恐怕是制约行情发展的主要原因。改善股市资金供求形势,还原投融资主体良性循环的生态链,应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从监管角度看,要求我们适当控制发行节奏,严格发审条件,选取真正能够代表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持续增长、稳定回报的公司进入上市程序。"日信证券总裁洪明这样认为。(.中.国.财.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