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股东忧摊薄 中国平安目前H股较A股溢价达到21.5%,幅度在所有A、H上市公司中处于第二位。 在香港上市的保险股纷纷随大市上升的背景下,昨日平安H股逆市跌2.65%,报收51.5港元。同今年9月26日平安暴跌那次一样,H股的下滑在时间上先于A股,H股下跌主要在上午,而A股主要在下午。 汇盈证券董事谢明光向本报表示,平安这次融资方案只是针对A股,预计转股价格跟目前A股相当,转股完成后对高价持股的H股股东有较大摊薄。 香港市场主要由大机构持股,在再融资利空出现后,不少基金马上减持平安,这也造成了昨日H股下跌在时间上先于A股;此前新世界发展(00017.HK)主席郑裕彤在入股平安后,尽管可能已经成功减持套利接近20亿港元,但依然持有的股份还在浮亏状态中。 面对市场质疑,中国平安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姚波在电话会议中回应称,目前平安H股与A股之间的价差已较以往缩小,平安此番可转债的转股价可以是溢价,预计转股价和H股之间的差异不大。如果用直接股权融资的方式,要给相应投资者折价,造成摊薄会更多。 而可转债在发行结束之日六个月后方可转换为公司A股股票,在动荡的市场中较为温和,较公开增发等产品对市场冲击小,适合作为前瞻性的资本补充工具。 “目前最佳选择” 在昨日举行的媒体电话会议中,中国平安管理层反复强调,在A股发行可转债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任汇川表示,可转债需要等到转股后才能计入资本计算,而自从2007年A股上市后,平安在A股并没有进行过再融资,上市后对股东也作了每年30%以上的现金分红。 目前A股市场不算好,公司选择了可转债的方式,这对股东来说也比较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上半年已完成H股定向增发,如在H股发债的话需较长时间,审批流程也会遭遇不少难题。 而如果公开增发H股的话,审批以及各种程序实现起来同样比较复杂;而采取A、H同时配股的话,需要70%股东的同意,以平安董事会前期对股东情况了解,存在较大失败可能性;这次平安采取比较超前的资本筹集规划,采取相对温和的办法去做,预计明年第三季度可以完成发债。 任汇川也认为,目前不好对明年业务增长和财务数字作预测,融资计划只是到明年第三季度,因此未来融资计划难以预计。 姚波表示,目前有不少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而国内暂时没有保险公司发行混合资本债,未来保险公司能否采取这种方式融资需要监管层的表态,而这次平安在A股发行260亿可转债是在20%股份的范围之内。 在募集资金运用方面,希望产寿险偿付能力保持在150%以上,但考虑到其他子公司需要,也不可能保持在太高位置。“集团会统一调配,综合统筹,灵活度会保留在集团,我们将优先支持ROE(净资产收益率)较高的部门。”姚波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