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市重质,尽管三季报预喜比重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中小板公司和主板公司的差异却不小。超过八成中小板公司预喜,与中小板相比,主板公司预喜比例则逊色得多,不到六成预喜。分析认为,随着三季报逐渐披露,投资者不妨遵循"高增长、低估值、大跌幅"的逻辑,在弱市中寻找业绩翻倍黑马。 中小板预喜远超主板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在已经公布三季报业绩预告的877家公司里,有600家中小板公司披露了三季报业绩预告,业绩预增、预盈和扭亏公司数量合计达503家,占比为83.83%。 与中小板相比,主板公司预喜比例则要逊色得多。在已发布的三季报业绩预告的245家主板公司中,业绩预增、预盈和扭亏数量共145家,合计预喜比例仅为59.18%。与中小板公司中报83.83%的预喜比例相比,少约25个百分点。 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小盘股三季报业绩将有望延续中报的同比增长势头。同时,目前已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的600家公司在中小板中整体占比97%,无疑可以反映中小板的三季报情况。 首批三季报亮丽登场 两市首批三季报10月11日出炉,中小板公司歌尔声学、华昌化工以及创业板公司乐视网拔得头筹。报告显示,三公司均向股东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1.9%、同比扭亏增长191.34%、同比增长72.99%。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不乐观,三季报行情有望成为10月份为数不多的投资热点。"所谓'弱市重质',投资者首先要寻找业绩预增比较确定的行业,可延续'高增长、低估值、大跌幅'的逻辑,挖掘三季报个股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