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新闻发言人戴维-霍利21日表示,现任总裁特别顾问朱民将于本月26日正式出任IMF副总裁,证实了业界的猜测和期待。 就在朱民履新前,21日,IMF发布报告称人民币被大幅低估23%。如何平衡好国家利益与国际组织立场,将考验朱民的智慧。而怎样在目前这一欧美主控的国际平台上玩好游戏、进一步提高话语权,中国也将摸索前进。 就此话题,本报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刘煜辉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且看他们的圆桌会谈。 中国人首次出任IM F副总裁 此前,去年2月起,朱民担任前IMF总裁卡恩的特别顾问。今年6月,卡恩性侵丑闻事件去职。经过一轮拉票后,法国央行行长拉加尔德就任新总裁。7月2日,拉加德宣布提议任命朱民担任该组织副总裁,这是IM F增设的第四个副总裁职务。 拉加尔德同时提议任命美国总统特别助理戴维-利普顿出任IM F第一副总裁,接替即将于今年8月31日退休的约翰·利普斯基。其余两位副总裁没有变化,第二副总裁是日本人,第三副总裁则拥有埃及、英国和美国三重国籍。 到2012年前,IMF份额改革完成后,中国的份额将升至6.39%,投票权也将从目前的3.65%升至6.07%,超越德国、法国和英国,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位居第三。但金砖五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在IM F的投票权加在一起还不够15%,只有超过15%才有否决权。 履新前遭遇人民币汇率问题 拉加尔德宣布对朱民的提名时表示:“朱民拥有政府、国际政策制定和金融市场的丰富经验,高超的管理和沟通技能,以及对基金组织的深刻理解,我期待着他的支持。”此外,朱民受过良好的中西训练,具备丰富实战经验,又深谙中国国情,在国内外有较好的口碑与人缘。 也有评论认为,朱民当选副总裁象征意义明显,难以发挥很大作用。金砖五国在IM F的投票权加在一起还不够15%,只有超过15%才有否决权。中国人的当选说明“金砖五国”实力比以前强大了,但仍无力对世界经济秩序构成动摇。此外,江涌表示,朱民就任后,虽然被寄望其代表中国利益,但国际组织要求其超脱于本国利益,如何在这两者间取得平衡,怎样在欧美已制定好游戏规则的国际组织中玩转游戏,朱民还是新手,还需历练。 就在朱民履新前夕,IMF在当地时间21日发布报告,称人民币被大幅低估23%。这一说法令中国不满,令中国与IMF关系绷紧,也成为朱民正式担任副总裁后面临的首个考验。作为一个能在IMF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高层负责人,同时也是来自中国的新兴市场国家利益代表者,朱民如何促成IM F在人民币汇率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上公正、公平地发挥作用,人们颇为期待。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认为,朱民在其新职位上,关键是要把国家利益和全球共同利益协调一致,善于寻找契合点。 应有更多中国人进入IMF “IMF给予中国人一个高管职位,是我国的实力及投资份额决定的。但要切实增加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知情权,我们还应有更多人进入IM F各个部门任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说。江涌也告诉南都记者,IM F总部位于华盛顿,即使总裁不是美国人,但其工作人员大多是美国人,也有助于保证美国对IM F的影响力。 魏建国表示,目前,在IM F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的工作人员,除欧美人才外,大多是印巴人才。所谓印巴人才,就是精通外语、在欧美工作服务贸易领域工作8年以上再回本国央行等系统任职、然后再进入IM F等组织的人,他们大多来自印度等国家。由此,魏建国认为,我们也要积极培养“印巴人才”,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 圆桌对话 “朱民拥有政府、国际政策制定和金融市场的丰富经验,以及高超的管理和沟通技能。” ———现任IMF总裁拉加德。 IMF特设第四副总裁 南都:有评论说,朱民就任IMF特设的第四位副总裁,是我国支持拉加德上任的结果,带有利益交换色彩,你怎么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朱民当选IMF副总裁,是大国博弈及部分利益契合的结果。 IMF类似于一个股份公司,其高级管理层人事变动的背后,其实是几大股东也就是几个大国的实力较量。近年来,尤其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金融秩序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对IMF的投资份额也明显增加。由此,朱民才能进入IMF高管层。 而朱民的任职,既是拉加德对我国支持其担任IMF总裁的投桃报李之举,也是与美国利益契合的结果。拉加德角逐IMF总裁职位时,专程到中国拉票,承诺提高新兴国家在IMF的话语权。她最终成功当选,应该得到了中国的支持。同时,拉加德乃至朱民的任职,也应得到了美国的支持。 卡恩在任时,发起了对美元核心地位的挑战,他努力做强欧元、提升黄金的地位,甚至设立特别小组来研究一种新的货币来取代美元。正因如此,美国人并不喜欢卡恩。而预计拉加德上任后,不会再继续卡恩的前述做法。我国身处美元圈,大量持有美元资产,短期内也不会损害美元的核心地位。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刘煜辉:朱民的当选,其实在去年就定下了框架。去年,朱民成为IM F总裁特别顾问,便已进入IMF的五人高管层。现在,除总裁替换为拉加德外,其他三位副总裁保持不变。如今,朱民当选IM F副总裁,且是特设的第四位副总裁,跟以前相比,只是称呼变了,估计具体职权变化不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朱民的就任,有大国博弈的成分,更多是理所应当。随着我国地位的上升,我国对IMF的投资额增加,理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发出自己的声音,提高话语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朱民就任IM F副总裁,不单纯是大国博弈和利益交换,更多是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逐步上升的地位决定的。 新副总裁的挑战 南都:朱民的就任,能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促进我国话语权的提升?能发挥多大作用? 江涌:作用有限,不应抱过高的期望。首先,IMF的框架已定,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总的议事规则。此前,IMF多年来保持的是一位总裁、三位副总裁的格局。此次特设一位副总裁,既满足了中国的要求,又不对现有格局造成冲击,象征意义较为明显。 此外,朱民就任后,虽然被寄望其代表中国利益,但国际组织要求其超脱于本国利益,如何在这两者间取得平衡,怎样在欧美已制定好游戏规则的国际组织中玩转游戏,朱民乃至于中国,都还是新手,还需历练。 刘煜辉:虽然不可能改变IM F的原有框架,但朱民上任后,在该框架中,我国的利益诉求可以慢慢展现,我国的立场和意见有了更多的表达机会。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话语权提升,是金融危机后的大势所趋。在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现有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中,与我国的国力相匹配,我国应不断增强自己的话语权。 倪红日:虽然IMF框架已定,但中国的参与仍能积极发挥作用,根本的游戏规则是谁的经济实力更强,谁就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们现在就是在按规则行事,不怕玩不起。 虽然表面上这话语权是“用钱买”的,但话语权增加后,我们就能反映更多意见,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况且,世界经济格局还在不断的变化,IM F这一国际平台也将随之变化,我国的作用也将变化。 朱民在其新职位上,只要提出的改革主张既代表我国立场,又符合全球共同利益,代表正确方向,那就可行,不会有所谓的双重身份尴尬问题。关键是要把国家利益和全球共同利益协调一致,善于寻找契合点。当然这也跟我国自身的改革发展有关,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完善自己,相信自己。 新兴市场能推动IM F改头换面吗? 南都:如何看待IM F改革的前景? 江涌:金融危机前,IMF几乎半死不活,作用日益衰微。但危机爆发后,它反而因祸得福,壮大起来,成为重要的国际平台,各国也开始重新重视它,并争取在其中的话语权。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我国在IM F的投票权乃至话语权会不断提高。而在不损害美国核心利益的情况下,IM F的改革也会不断推进。比如,新兴市场国家的投票权会增加,各国份额会更加均衡等。 此外,在不对美元的核心地位造成损害的前提下,IM F将在新上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使特别提款权发挥更大作用,以及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等。在此过程中,中国将随着投资份额的加大,通过IM F这一国际平台在国际金融秩序中逐渐发挥作用。 但是,新兴市场“金砖五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在IM F的投票权加在一起还不够15%,只有超过15%才有否决权,因此,仍无力对世界经济秩序构成动摇。况且新兴市场国家也不是铁板一块。 不管怎样改革,只要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没有旁落,IMF就不可能改变其“美国工具”的性质。 倪红日:改革对大家都有好处。金融危机爆发,让人们认识到原有的管理体制有很多根本性的问题,现在发达国家应该跟新兴国家一起,共同研究,来进一步改革。虽然各国利益倾向不同,但提出方案来,大家求同存异,相信就可以改革进步。 魏建国:当前IM F的体系虽然不太适合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但打破它、另建新的体系过于激进。最好的办法是在原有框架下逐步改革,和平过渡。 我国应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先进去,承认原有体系,同时指出其不足。进去之后,第二步,多商量,跟其它国家协商办法,寻求共识,壮大改革的力量。第三步才是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法。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力量,基辛格博士今年参加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时指出,当初英镑弱势、美元强势时,美元最终取代英镑,实现和平过渡;同样的道理,将来中国也有可能超过美国,但人民币取代美元则要漫长得多。对此,我很认同。不管怎样,在变化过程中,假以时日,包括IM F在内,旧体系会逐渐向新体系和平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