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社会焦点 查看内容

央行提准受伤 调控方式待变

2011-6-23 09:3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46| 评论: 0|原作者: 股票之声|来自: 股票之声

摘要:   6月13日,平安证券固定收益事业部研究主管石磊在自己的博客上大吐苦水,他在新作《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挤兑》里明言原以为端午后资金需求会下降,账面会宽松,谁知传来央行将加强货币紧缩政策传言,导致整个货币市场 ...
  6月13日,平安证券固定收益事业部研究主管石磊在自己的博客上大吐苦水,他在新作《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挤兑》里明言原以为端午后资金需求会下降,账面会宽松,谁知传来央行将加强货币紧缩政策传言,导致整个货币市场资金账面收紧,一片慌乱。
  石磊进而指出,中国货币市场是全球最难做的货币市场,原由就在央行长期采用数量流动性管理方式,一旦货币投放被限制,就会造成整个市场大幅波动。
  次日央行突然将法定准备金提高0.5%,使得这篇不到2000字的博文在业界获得广泛共鸣。就连一向倡导以价格手段管理货币市场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微博 专栏),也在微博上转发重点推荐。
  “这次突然调准确实伤大了,货币市场利率已经超过中长期贷款利率了,”石磊告诉记者,“我真是越来越不理解央行了,不符合常理。”
  事实上对央行此举看不懂的人并非石磊一个,整个市场的反应也比较消极,特别是处于金融产业链条低端的城市商业银行更是一片哀鸿,表示资金吃紧,日常运营颇为艰难。
  中小银行吃不消,主要依赖中小银行的民营中小企业更吃不消。央行提准两天后,民营中小企业密集的浙江省发布研究报告,承认当前中小企业面临困局,尤其融资较难,报告显示浙江的民间利率年息已在25%-30%之间了。
  调整是关键
  “虽说央行此次调准,打乱了金融机构的系统安排,但央行干得非常漂亮,”一接近央行的银行界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央行和IMF磋商时,就透露出加息信号,这时突然调准,其实对经济实质伤害并不大,又强化了宏观政策的方向,让市场从此警惕,而且时间当口选在银行保半年时点指标时,实际效果要比直接管理信贷强多了。”
  央行此次调准,一举冻结商业银行3400亿元的现金流量,确实显示了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决心。
  但是从长远来看,调准会对金融业市场化带来不良影响。由于利率多元化的存在,大银行和中小银行的贷存比差异较大,采取统一上缴存款比例,对中小银行造成货币短缺,而中小银行市场化程度相对高,从而进一步加剧市场利率上升,吸引热钱流入,形成死循环。这也是石磊等业内人士所担心的问题。可见业界的疑虑并不是担心当前宏观调控的大气候,而是具体的紧缩措施。
  “紧缩自然会带来信贷困难,”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专栏)告诉记者,“紧缩的大方向不必怀疑检讨,实际需要检讨的是紧缩的具体调控方式。”
  刘煜辉认为央行 “以数量方式控制信贷的配给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对中小企业造成实质上的挤压将越来越严重。
  结构待改善
  紧缩政策直接导致当前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并非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刘煜辉表示,这涉及到经济体系中资源分配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经济还是一个大政府经济,整个经济之中,政府太大”。
  这种结构导致之下,一旦有机会,政府只要是能开展的项目,就会尽可能地开起来,刘煜辉说:“特别是地方政府,只要中央政府一放松,肯定会铺开摊子。”
  加之政府主导的项目规模极其庞大,这几年各级政府计划开展的项目投资规模总量为整个中国GDP的1.2倍,而且这个量还会往上升,保障房、农田水利等7大战略性行业,政府投资的热情都将只增不减。
  刘煜辉认为银行负不起这个责任,“这会拖进整个金融体系,这些项目对信贷的需求强,而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代理人的模式,不可能不给政府在建项目贷款”。
  中央要控制信贷,但这些项目却占据有限信贷的绝大部分。而私人部门大量投资于虚拟经济、房地产,甚至炒作大宗商品,很多企业已出现财务黑洞。
  刘煜辉警告,私人部门卷进经济泡沫中,很容易被淹死。
  需主动加息
  在这种经济结构和资源分配状况下,下半年是否加息,再次成业界关注焦点。石磊预计下半年会加息,“应该会是两次”。
  但刘煜辉认为加息的决定权不在央行手中,“很多加息都是倒逼出来的,倒逼得被动加息,只会加高政策成本。”
  提高准备金很大程度上是为冲销外汇占款,这已成中国特色。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杨称,“只要外汇占款一增加,央行就要提高准备金”。
  据央行16日公布的数据,今年5月末,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4.4万亿元人民币,5月新增外汇占款达3764 .14亿元人民币 , 较4月3107 .18亿元的新增量环比上升21%。这也导致央行不得不再次提高准备金。
  但通过提高准备金冲销外汇占款的成本也日趋庞大。《第一财经日报》的专项研究称,2003-2010年央行为冲销外汇占款,所付出的成本已高达10830.6亿元,可谓相当巨大。
  如何冲销外汇占款是宏观调控的棘手问题,在刘煜辉看来,“只能通过经济减速,如经济减速,只有目前不正常的投资回报率得到调整,全球热钱流向中国的压力才会减少”。
  刘煜辉建议:“首先调整内需,人民币应该有一个更灵活有弹性的汇率机制,经济减速后,人民币汇率制度抑或有更大的弹性,也不见得就会往上涨。”
  其次是紧需求,“铺开了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基建规模,价格怎么可能不往上涨呢?”刘煜辉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5-2 01:24 , Processed in 0.12593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