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货币政策从紧还未到位 今年以来,央行连续调高存贷款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明年将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此,国务院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夏斌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年的经济工作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安排,无疑是正确的。但其个人认为货币政策可能还是偏松的,没有从紧到位。 从紧货币政策将持续 夏斌指出,之所以作出货币政策没有从紧到位的评估与判断,是基于2007年下半年的货币信贷形势和世界物价的走势。特别是在世界与中国经济失衡的格局还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之前,在美国和中国的经济结构都处在调整过程之中时,为了对冲可能继续产生的过多的流动性,我国必须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而且可以肯定,这项政策必将持续一段时期。 夏斌指出,近5年来我国的货币流通收入实现了从1991年以来执行下限的曲线。"由于近两年来银行贷款占逐年贷款的比例逐渐下降,并且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的贷款比例也已降到占整个银行资产的44%。基于这些情况,我个人认为明年M2的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长的指标,应该分别定在16%和14.5%比较合适。" 货币调控难度加大 在肯定需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同时,与会专家也指出,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已越来越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指出,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中,源于直接融资和企业债的自筹部分迅速上升,而依靠银行贷款的部分迅速下降。同时,最近两年,我国连续出现M1增长率超过M2增长率的情况。这对货币政策是一个全面的挑战。 李扬分析认为,由于直接融资的发展,金融创新不断推出,大大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从而模糊了货币的概念。使得作为货币的货币、交易账户和投资账户、广义货币、狭义货币,本币、外币之间的区分越来越模糊。因此,货币的统计越来越困难,货币的调控也越来越无以为据了。 此外,货币政策主要是依赖银行来提供。而根据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总裁朱云来提供的数据,我国金融资产的总规模现在是79万亿元,其中人民币的存款有将近39万亿元,A股市值是29万亿元。国家债券10万亿元左右,企业债是1.1万亿元。银行金融资产的比重已从2004年的73.4%下降到现在的48.8%左右。随着越来越多的货币进入金融交易,越来越多的金融交易却发生在银行体系之外,当资金离银行而去,货币调控的效果将越来越不明显。 中行:08上半年或加息两次 下半年进入减息期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25日发布最新一期研究报告预计,12月CPI同比增长6.5%-6.6%。而考虑到受国际环境趋冷影响,我国出口增速将在2008年明显回落,通胀水平将在2008年下半年明显回落。报告预计央行明年上半年可能再加息两次,而下半年或是第四季度即将进入减息周期。 报告预计,食品类CPI在12月环比增长2%-2.5%,同比增长16%-16.8%,受居住和交通费用上升的影响,预计非食品类CPI 12月环比上涨0.4%,同比增长1.6%,12月整体CPI同比增长初步估计为6.5%-6.6%。 报告分析,央行结构性调整加息幅度主要目的是增加短期定期存款较活期存款吸引力,从而降低存款活性,使得商业银行对存款的可控性增加,避免存款大量集中挪移(可能与明年新股认购办法改革相配合),从而提高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能力。 但同时,央行的货币政策也正面临困境:一方面国内通胀压力在增加,另一方面国际环境可能在明年趋冷,这对于货币政策实际上存在方向性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