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名人堂 巴菲特 查看内容

巴菲特滚雪球成功之道:金钱、知识、感情

2011-5-12 08: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37| 评论: 0|原作者: 摘|来自: 巴菲特

  现实比小说更加传奇,巴菲特一生的经历比传奇小说更加传奇。   这本传记《滚雪球》,第一次得到了巴菲特的允许,开放他所有的私人档案库,用了2 000个小时近距离观察巴菲特,仅访谈录音就有300个小时,费时5年,写出这本900多页的传记。   其它写巴菲特的书,重点关注的是巴菲特如何投资,写的是一位投资之神。   这位作者是一位女性,用感性的眼光关注巴菲特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感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巴菲特的生活细节,她重点关注的是巴菲特如何生活,写的是一位有情有爱的非常之人。   巴菲特的非常之处在于他一生只做一件事,也是最擅长做这一件事:滚雪球。   "1939午的冬天,9岁的巴菲特在院子里玩雪。他把少量的积雪铲到一块,揉成一个雪球,然后把它放在地上慢慢滚动,雪球越滚越大……从此,巴菲特再也没有停下脚步,目光投向白雪皑皑的整个世界……"   巴菲特如此总结他的一生:"人生如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山坡。   巴菲特一生滚雪球的过程并不顺利,他小时经常受到母亲怒骂,曾经偷过东西,小学中学包括大学成绩并不好,申请读哈佛MBA被拒绝,申请给老师工作被拒绝,多次追女孩被拒绝,与妻子多年分居,也曾几次被监管部门传唤调查,所投资的所罗门公司等也曾经陷入破产危机,但巴菲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一化解,最终成为世界首富。   回顾巴菲特一生,他最重要的是滚了三个雪球,和别人不同的是,他滚的时间很长,雪球也很大。   第一个雪球:投资   为什么哪么多投资大师,只有巴菲特进入福布斯富翁400排行榜?而且在2007年成为世界首富?   原因很简单:其它投资大师,都是为客户管理资金,这些资金的成本相当高,大部分赚的钱归客户。   而巴菲特原来是也是为别人管理资金,后来用赚的钱收购了上市公司伯克希尔40%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公司赚的钱大部分归自己,管理公司的资金,其实就为自己管理资金。   巴菲特把伯克希尔作为投资雪球的核心。然后他再去找很湿的雪是长期资金,包括他收购的下属企业经营中产生的多余的现金,他下属的保险公司的浮存金,这些雪很湿,是因为这些长期资金成本很低,甚至是负成本。很长的山坡则是他认为可以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优秀企业,要么通过购买股票,要么整体收购,随着这些企业盈利越来越高,巴菲特的投资越来越增值,让伯克希尔这个大雪球越滚越大。   滚雪球的原理,在投资上就是复利。巴菲特说:复利就像从山上往山下滚雪球。在巴菲特的管理下,1965年到2007年这43年,伯克希尔年均复利收益率为21.1%,是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年均收益率10.3%的一倍,但伯克希尔43年总的收益率是4008倍,是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总收益率68.40倍的56.80倍。   第二个雪球:知识   为什么我们看了很多书,却并没有赚到很多钱?   因为我们的知识很多却很散,却漫天遍野的雪花。而巴菲特把价值投资作为知识雪球的核心,把所有相关的知识汇聚在一起。   他在19岁之前,他把图书馆所有的金融投资书籍都读完了,所有的发财致富书籍都研究了,所有身边的投资经商机会也都利用了,用了很多时间做小生意,用了很多功夫研究技术分析,但并不成功。他到处滚雪球,滚了很多,但没有一个大的,甚至滚好的雪球也碎了。   后来巴菲特读到了价值投资鼻祖格雷厄姆的书《聪明的投资者》,他说自己一下子就像在黑暗中摸索时碰到了指路的明灯,是一个迷惘的信徒受到明师指点一下子顿悟。   巴菲特马上追随到格雷厄姆任教的哥伦比亚大学读MBA,毕业之后又千方百计争取到老师办的投资公司里上班。从此巴菲特一生以价值投资作为知识雪球的核心。   我们都认为巴菲特的工作是投资,但巴菲特说他的工作是阅读。他阅读最多的是上市公司的年报。同时他阅读大量的书籍和杂志。   在这本传记披露了巴菲特的阅读清单,其中包括大量的行业杂志,有American Banker、Editor & Publisher、Broadcasting)、Beverage Digest、Furniture Today、A.M. Best's Property-Casualty Review、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the New York Observethe New Yorker。他最爱看的是《华尔街日报》,一度跟奥马哈邮局说好,每天半夜报纸一到,先放一份在他窗台上,他有时会半夜起来等着看第二天早晨的报纸。   看看这本传记的第二章,巴菲特坐上飞机,从起飞到降落,一直在阅读,就知道巴菲特投资成功的关键是阅读:知识就是金钱。但知识积累也如同滚雪球,也需要一个核心,才能更好更快地把更多的的知识归纳在一起。   第三个雪球:感情   巴菲特把感情作为他生活的核心。   读了这本传记,我最感慨的是,巴菲特竟然会如此重感情。他对他所有的朋友都永远忠诚,永不放弃。巴菲特从不抛弃他的朋友,即使是他收购的公司经理人让他不满意,实在受不了,他不是辞退经理而是卖掉企业。他守的他的老家,老房子,老妻子,老朋友,老饭馆,甚至老是一样的汉堡,一生不离不弃。   让我最感动的是巴菲特与三位亲人的告别。   第一次是34岁时他的父亲出世。巴菲特说父亲是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其次是导师格雷厄姆。父亲出世后,巴菲特只是沉默,外表看不出什么悲痛的样子。但他在书桌对面墙上挂了一张父亲的巨大肖像。葬礼过了几个星期之后,他的头部两侧头发脱落,出现了秃秃的两块。   第二次是71岁时他的好友凯瑟琳格雷厄姆出世。葬礼一周后,有一次巴菲特在电话里痛哭流涕,泣不成声。几周后,只要一提起凯瑟琳,他就会不由自主的伤心落泪。   第三次是74岁时他的妻子去世。接下来几个小时,他一直在哭。护送妻子的灵柩回家后,他在床上躺了一天一夜。他实在受不了,给最亲密的几个朋友打电话,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抽泣,最后哽咽着说一声抱歉,就把电话挂上。   他的妻子苏珊1977年与他分居,但他始终没有与妻子离婚。因为苏珊的爱情,融化他早年内心的自卑和脆弱。巴菲特热衷的是投资,以获得为快乐,他需要别人。苏珊热衷的是奉献,在付出为快乐。巴菲特说是苏珊把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人,是妻子的爱情把他灵魂和心灵融合成一个整体。因此他一生始终把苏珊做为他唯一的妻子。直到苏珊去世去世两年后,才娶了一直照顾他生活30年的阿斯特丽德。   在妻子去世两周后,巴菲特给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做演讲时说:"当你到了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你们徇自己成功的标准就是,有多少人在真正关心你,你也希望得到他们的关心。""取得关爱最大的麻烦是用钱也买不来。""你付出的爱越多,你得到的爱才会越多。"   这本传记记述了巴菲特如何从一个送报纸的小孩,用滚雪球的方法,积累知识,积累感情,积累金钱,最终成为世界首富。他的财富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知识,是感情。而知识,尤其是感情,是金钱买不来的,也是巴菲特最看重的。他把一生积累的所有资产都捐赠给慈善事业,他用年报传授他一生积累的知识,他用爱回报他一生的朋友和亲人。   让我们一起来和巴菲特一起滚雪球吧,包括金钱、知识和感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7-8 22:23 , Processed in 0.03829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