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额利润的创造 投资那些潜力在平均水平之上的公司(幸运且有能力或幸运来自其能力者) 向那些最有能力的经营阶层看齐(重研发与营销)。 利润必须相对成长 没有公司能永远维持其利润,除非公司能同时分析成本结构,了解制程中每个步骤所耗费的成本。 落实会计制度与成本分析。 以盈余维持成长,非以不断增资,扩充资本。 有卓越的管理阶层:经营者能制定公司长期生存的策略,将短期利润列为次要目标,兼顾长期发展与日常运作。 要了解经营者的意图,唯一的方法是观察他们如何与股东沟通,特别是对困境的反应。 与员工是否发展出良好的关系,升迁是否基于能力而非偏爱。 寻找优良股票的15个要点: 1、这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没有充分的市场潜力,至少几年内营业额能否大幅成长? 2、为了进一步提高总体销售水平,发现新的产品增长点,管理层是不是决心继续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 3、和公司的规模相比,这家公司的研究发展努力,有多大的成果? 4、这家公司有没有高人一等的销售组织? 5、这家公司的利润率高不高? 6、这家公司做了什么事,以维持或改善利润率? 7、这家公司的劳资和人事关系是不是很好? 8、这家公司的高级主管关系很好吗? 9、公司管理阶层的深度够吗? 10、这家公司的成本分析和会计记录做的如何? 11、是不是在所处领域有独到之处?它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线索,以了解公司相对于竞争者,是不是很突出? 12、这家公司有没有短期或长期的盈余展望? 13、在可预见的将来,这家公司是否会大量发行股票,获取足够的资金,以利公司发展,现有持有人的利益是否因预期中的成长而大幅受损? 14、管理层是不是只向投资人报喜不报忧?诸事顺畅时口沫横飞,有问题或叫人失望的事情发生时,则“三缄其口”? 15、这家公司管理阶层的诚信正直态度是否无庸置疑? 投资人十不原则 一、不买处于创业阶段的公司 二、不要因为一支好股票在未上市交易,就弃之不顾。 三、不要因为你喜欢某公司年报的格调,就去买该公司的股票。 四、不要因为一家公司的本益比高,便表示未来的盈余成长已大致反映在价格上。 五、不要锱铢计较 六、不要过度强调分散投资 七、不要担心在战争阴影笼罩下买进股票 八、不要忘了你的吉尔伯特和沙利文 九、买进真正优秀的成长股时,除了考虑价格,不要忘了时机因素。 十、不要随群众起舞 何时买进: 1、买到正确的股票,并抱牢够长的时间,总会带来一些利润,通常还会创造可观的利润,不过,要获得惊人的利润,则应考虑进出时机的问题。 2、预测景气趋势的经济学,不妨视为中世纪的炼金术。 3、如果传统的有关经济展望的研究,不能提供正确的方法,让我们确定合适的买进时机,有什么办法能告诉我们这件事?答案和成长股本身的特性有关。其共同点是:‘适合投资的公司,盈余即将大幅改善,但盈余增加的展望还没有推升公司的股票价格。这种情况出现时,适合投资的公司便处于适合的买点。’ 何时卖出: 第一个理由:买进是错的。 第二个理由:公司发生了不好的变化。如管理阶层退步,成长公司的成长性耗尽。 第三个理由:换股买进看起来前景更好的公司。但此种做法必须非常小心。 投资心得: (1)投资目标应该是一家成长公司,公司应当有按部就班的计划使盈利长期大幅成长,且内在特质很难让新加入者分享其高成长。这是费雪投资哲学的重点。盈利的高速增长使得股价格相对而言愈来愈便宜,假如股价不上升的话。由于股价最终反映业绩变化,因此买进成长股一般而言,总是会获丰厚利润。 (2)集中全力购买那些失宠的公司。这是指因为市场走势或当时市场误判一家公司的真正价值,使得股票的价格远低于真正的价值,此时则应该断然买进。寻找到投资目标之后,买进时机亦很重要;或者说有若干个可选的投资目标,则应该挑选那个股价相对于价值愈低的公司,这样投资风险降到最低。费雪有过教训,在股市高涨的年代,买到一家成长股,但是由于买进的价格高昂,业绩即使成长,但亦赚不了钱。 (3)抱牢股票直到公司的性质从根本发生改变,或者公司成长到某个地步后,成长率不再能够高于整体经济。除非有非常例外的情形,否则不因经济或股市走向的预测而卖出持股,因为这方面的变动太难预测。绝对不要因为短期原因,就卖出最具魁力的持股。但是随着公司的成长,不要忘了许多公司规模还小时,经营得相当有效率,却无法改变管理风格,以大公司所需的不同技能来经营公司。长期投资一家低成本买进、业绩高成长的公司,不应因为外部因素而卖出持股,应该以业绩预期为卖出依据。因为外部因素对公司的影响很难精确分析和预测,同时这些因素对股价的影响亦不及业绩变动对股价的影响大。我们投资的是公司不是GDP,亦不是CPI或者定期存款利率。许多人信奉波段操作,但是至今没有一个靠波段操作成为投资大师的。波段操作企图提高赢利效率,所谓超底逃顶,这些乌托帮式的思维,实际可望而不可及。 (4)追求资本大幅成长的投资人,应淡化股利的重要性。获利高但股利低或根本不发股利的公司中,最有可能找到十分理想的投资对象。分红比例占盈余百分率很高的公司,找到理想投资对象的机率小得多。成长型的公司,总是将大部分盈利投入到新的业务扩张中去。若大比例分红,则多数是因为公司的业务扩张有难度,所以才将盈利的大部分分红。不过,这是指现金分红,而以红股形式的分红则应该鼓励。 (5)为了赚到厚利而投资,犯下若干错误是无法避免的成本,重要的是尽快承认错误。一如经营管理最好和最赚钱的金融贷款机构,也无法避免一些呆帐损失,了解它们的成因,并学会避免重蹈复辙。良好的投资管理态度,是愿意承受若干股票的小额损失,并让前途较为看好的股票,利润愈增愈多。好的投资一有蝇头小利便获利了结,却听任坏的投资带来的损失愈滚愈大,是不良的投资习惯。绝对不要只为了实现获利就获利了结。无论是公司经营还是股票投资,重要的是止损和不止盈。此处的止损是指当你发现持有的股票出现与当初判断公司基本面的情况有相当大的变化则卖出持股的做法。不止盈是即使持有的股票大幅上升但公司盈利仍将高速增长且目前股价相对偏低或者合理的情况下继续持股的做法。许多投资者往往是做反了,买进一只股票一旦获利,总是考虑卖出;相反,买进的股票套牢了便一直持有,让亏损持续扩大。 (6)真正出色的公司数量相当少,当其股价偏低时,应充分把握机会,让资金集中在最有利可图的股票上。那些介人创业资金和小型公司(如年营业额不到2500万美元)的人,可能需要较高程度的分散投资。至于规模较大的公司,如要适当分散投资,则必须投资经济特性各异的各种行业,对投资散户(可能和机构投资人以及若干基金类别不同)来说,持有20种以上的不同股票,是投资理财能力薄弱的迹象。通常10或12种是比较理想的数目。有些时候,基于资本利得税成本的考虑,可能值得花数年的时间,慢慢集中投资到少数几家公司。投资散户的持股在20种时,淘汰一些最没吸引力的公司,转而持有较具吸引力的公司,是理想的做法。务请记住:ERISA的意思是“徒劳无功:行动时思虑欠周”(Emasculated Results: Insufficient Sophisticated Action)。出色的公司在任何市场都只有5%左右,而找到其中股价格偏低的则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应该重仓买进,甚至是全部资金买进。 (7)卓越的普通股管理,一个基本要素是能够不盲从当时的金融圈主流意见,也不会只为了反其道而行便排斥当时盛行的看法。相反的,投资人应该拥有更多的知识,应用更好的判断力,彻底评估特定的情境,并有勇气,在你的判断结果告诉你,你是对的时候,要学会坚持。 (8)投资普通股和人类其他大部分活动领域一样,想要成功,必须努力工作,勤奋不懈,诚信正直。 费雪说,股票投资,有时难免有些地方需要靠运气,但长期而言,好运、倒霉会相抵,想要持续成功,必须靠技能和运用良好的原则。根据费8点指导原则架构,相信未来主要属于那些能够自律且肯付出心血的人。 费雪经历半个世纪的投资,得出8点投资心得: (1) 投资目标应该是一家成长公司,公司应当有按部就班的计划使盈利长期大幅成长,且内在特质很难让新加入者分享其高成长。这是费雪投资哲学的重点。盈利的高速 增长使得股价格相对而言愈来愈便宜,假如股价不上升的话。由于股价最终反映业绩变化,因此买进成长股一般而言,总是会获丰厚利润。 (2)集中全力购买那些失宠的公司。这是指因为市场走势或当时市场误判一家公司的真正价值,使得股票的价格远低于真正的价值,此时则应该断然买进。寻找到投资目标 之后,买进时机亦很重要;或者说有若干个可选的投资目标,则应该挑选那个股价相对于价值愈低的公司,这样投资风险降到最低。费雪有过教训,在股市高涨的年代,买到一家成长股,但是由于买进的价格高昂,业绩即使成长,但亦赚不了钱。 (3)抱牢股票直到公司的性质从根本发生改变,或者公司成长到某个地步后,成长率不再能够高于整体经济。除非有非常例外的情形,否则不因经济或股市走向的预测而卖出持股,因为这方面的变动太难预测。绝对不要因为短期原因,就卖出最具魁力的持股。但是随着公司的成长,不要忘了许多公司规模还小时,经营得相当有效率,却无法改变管理风格,以大公司所需的不同技能来经营公司。长期投资一家低成本买进、业绩高成长的公司,不应因为外部因素而卖出持股,应该以业绩预期为卖出依据。因为外部因素对公司的影响很难精确分析和预测, 同时这些因素对股价的影响亦不及业绩变动对股价的影响大。我们投资的是公司不是GDP,亦不是CPI或者定期存款利率。许多人信奉波段操作,但是至今没有 一个靠波段操作成为投资大师的。波段操作企图提高赢利效率,所谓超底逃顶,这些乌托帮式的思维,实际可望而不可及。 (4)追求资本大幅成长的投资人,应淡化股利的重要性。获利高但股利低或根本不发股利的公司中,最有可能找到十分理想的投资对象。分红比例占盈余百分率很高的公司,找到理想投资 对象的机率小得多。成长型的公司,总是将大部分盈利投入到新的业务扩张中去。若大比例分红,则多数是因为公司的业务扩张有难度,所以才将盈利的大部分分红。不过,这是指现金分红,而以红股形式的分红则应该鼓励。 (5)为了赚到厚利而投资,犯下若干错误是无法避免的成本,重要的是尽快承认错 误。一如经营管理最好和最赚钱的金融贷款机构,也无法避免一些呆帐损失,了解它们的成因,并学会避免重蹈覆辙。良好的投资管理态度,是愿意承受若干股票的小额损失,并让前途较为看好的股票,利润愈增愈多。好的投资一有蝇头小利便获利了结,却听任坏的投资带来的损失愈滚愈大,是不良的投资习惯。绝对不要只为了实现获利就获利了结。无论是公司经营还是股票投资,重要的是止损和不止盈。此处的止损是指当你发现持有的股票出现与当初判断公司基本面的情况有相当大的变化则卖出持股的做法。不止盈是即使持有的股票大幅上升但公司盈利仍将高速增长且目前股价相对偏低或者合理的情况下继续持股的做法。许多投资者往往是做反 了,买进一只股票一旦获利,总是考虑卖出;相反,买进的股票套牢了便一直持有,让亏损持续扩大。 (6)真正出色的公司数量相当少,当其股价偏低时,应充分把握机会,让资金集中在最有利可图的股票上。那些介人创业资金和小型公司(如年营业额不到2500万美元)的人,可能需要较高程度的分散投资。至于规模较大的公司,如要适当分散投资,则必须投资经济特性各异的各种行业,对投资散户(可能和机构投资人以及若干基金类别不同)来说,持有20种以上的不同股票,是投资理财能力薄弱的迹象。通常10或12种是比较理想的数目。有些时候,基于资本利得税成本的考虑,可能值得花数年的时间,慢慢集中投资 到少数几家公司。投资散户的持股在20种时,淘汰一些最没吸引力的公司,转而持有较具吸引力的公司,是理想的做法。务请记住:ERISA的意思是“徒劳无功:行动时思虑欠周”(Emasculated Results: Insufficient Sophisticated Action)。出色的公司在任何市场都只有5%左右,而找到其中股价格偏低的则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应该重仓买进,甚至是全部资金买进。 (7)卓越的普通股管理,一个基本要素是能够不盲从当时的金融圈主流意见,也不会只为了反其道而行便排斥当时盛行的看法。相反的,投资人应该拥有更多的知识,应用更好的判断力,彻底评估特定的情境,并有勇气,在你的判断结果告诉你,你是对的时候,要学会坚持。 (8)投资普通股和人类其他大部分活动领域一样,想要成功,必须努力工作,勤奋不懈,诚信正直。 费雪说,股票投资,有时难免有些地方需要靠运气,但长期而言,好运、倒霉会相抵,想要持续成功,必须靠技能和运用良好的原则。根据费8点指导原则架构,相信未来主要属于那些能够自律且肯付出心血的人。 费雪的基本论点有: 超额利润的创造 投资那些潜力在平均水平之上的公司(幸运且有能力或幸运来自其能力者) 向那些最有能力的经营阶层看齐(重研发与营销)。 利润必须相对成长 没有公司能永远维持其利润,除非公司能同时分析成本结构,了解制程中每个步骤所耗费的成本。 落实会计制度与成本分析。 以盈余维持成长,非以不断增资,扩充资本。 有卓越的管理阶层:经营者能制定公司长期生存的策略,将短期利润列为次要目标,兼顾长期发展与日常运作。 要了解经营者的意图,唯一的方法是观察他们如何与股东沟通,特别是对困境的反应。 与员工是否发展出良好的关系,升迁是否基于能力而非偏爱。 买进优良普通股的十五个要点 一、这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没有充分的市埸潜力──至少几年内营业额能大幅成长。 二、管理阶层是否决心开发新产品或制程,在目前有吸引力的产品线成长潜力利用殆尽之际,进一步提升总销售潜力。 三、和公司的规模相比,这家公司的研发努力,有多大的效果? 四、公司有没有高人一等的销售组织? 五、公司的利润率高不高? 六、公司做了什么事,以维持或改善利润率? 七、公司的劳资和人事关系好不好? 八、公司的高阶主管关系很好吗? 九、公司管理阶层深度够吗? 十、公司的成本分析和会计纪录做得好吗? 十一、是不是有其它的经营层面,尤其是本行业较为独特的地方,投资人能得到重要的线索,晓得一家公司相对于竞争同业,可能多突出? 十二、公司有没有短期或长期的盈余展望? 十三、在可预见的将来,这家公司是否会因为成长而必须发行股票,以取得足够资金,使得发行在外的股票增加,现有持股人的利益将预期的成长而大幅受损? 十四、管理阶层是否报喜不报忧? 十五、管理阶层的诚信正直态度是否无庸置疑? 投资人十不原则 一、不买处于创业阶段的公司 二、不要因为一支好股票在未上市交易,就弃之不顾。 三、不要因为你喜欢某公司年报的格调,就去买该公司的股票。 四、不要因为一家公司的本益比高,便表示未来的盈余成长已大致反映在价格上。 五、不要锱铢计较 六、不要过度强调分散投资 七、不要担心在战争阴影笼罩下买进股票 八、不要忘了你的吉尔伯特和沙利文 九、买进真正优秀的成长股时,除了考虑价格,不要忘了时机因素。 十、不要随群众起舞 投资大师菲利普" 费雪(Philip A. Fisher)的著作《怎样选择成长股》(海南出版社)。本书将《普通股和不普通的利润(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保守型投资者夜夜安寝(Conservative Investors Sleep Well)》和《发展投资哲学(Developing an Investment Philosophy)》集合起来。 费雪1907年生于三藩市,父母均是各自家中众多儿女排行最小的,父亲是个医生。他与祖母特别亲近。小时候费雪就知道股票市场的存在以及股价变动带来的机会。事缘于费雪上小学时,有一天下课后去看望祖母,恰好一位伯父正与祖母谈论未来工商业的景气,以及股票可能受到的影响。费雪说:“一个全新的世界展开在我眼前。”两人虽然只讨论了10分钟,但是费雪却听得津津有味。不久,费雪就开始买卖股票。1920年代是美股狂热的年代,费雪亦赚到一点钱。然而他父亲对于其买卖股票的事情很不高兴,认为这只是赌博。 1927年费雪考入斯丹佛大学商学研究所。1928年5月三藩市国安盎格国民银行到商学研究所招聘一名主修投资的研究生,费雪争取到这个机会,受聘于该银行当一名证券统计员(即是后来的证券分析师)。 1929年美股仍然涨个不停,但费雪评估美国基本产业的前景时,见到许多产业出现供需问题,前景相当不稳。1929年8月,他向银行高级主管提交一份 “25年来最严重的大空头市场将展开。”这可以说是一个小伙子一生中最令人赞叹的股市预测,可惜费雪“看空做多”。他说:“我免不了被股市的魁力所惑。于是我到处寻找一些还算便宜的股票,以及值得投资的对象,因为它们还没涨到位。”他投入几千美元到3只股票中。这3只股票均是低P/E股,一家是火车头公司,一家是广告看板公司,另一家是出租汽车公司。美股终于崩溃!尽管费雪预测无线电股将暴跌,但是他持有的3只股票亦好不了多少,到1932年,他损失惨重。 1930年1月,费雪当上部门主管。不久,一家经纪公司高薪挖角费雪。这家经纪公司给予他相当大的自由,他可以自由选取股票进行分析,然后将报告分发给公司的营业员参考,以帮助他们推广业务。费雪过档,干了8个月公司就倒闭了,股市崩溃给金融行业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费雪又干了文书作业员一段时间--其时唯一能找到的工作--他觉得“很没意思”,之后再也按捺不住,要开创自己的事业了。费雪所向往的事业是管理客户的投资事务,向客户收取费用--投资顾问。 1931年3月1日,费雪终于开始了投资顾问的生涯,他创立费雪投资管理咨询公司。最初他的办公室很小,没有窗户,只能容下一张桌子和两张椅子。 到1935年,费雪已经拥有一批非常忠诚的客户,其事业亦获利可观。其后费雪的事业进展顺利。 珍珠港事件之后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被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费雪于1942-1946年服役3年半。他在陆军航空兵团当地勤官,处理各种商业相关工作。服役期间,费雪思考着如何壮大自己的事业。战前,费雪投资管理咨询公司服务大众,不管资金大小;战后,他打算只服务于一小群大户,这样一来可以集中精力选取高成长的股票向客户推荐。 不久费雪的投资顾问事业重新开张。1947年春,他向客户推荐道氏化工,这是他花了三个月调研的结果。 1954-1969年是费雪辉煌腾达的15年。他所投资的股票升幅远远超越指数。1955年买进的德州仪器到1962年升了14倍,随后德州仪器暴跌80%,但随后几年又再度创出新高,比1962年的高点高出一倍以上,换言之比1955年的价格高出30倍。 1960年代中后期,费雪开始投资摩托罗拉,持有21年,股价上升了19倍--即21年内股价由1美元上升至20美元。不计算股利,折合每年平均增长15.5%。 1961和1963年费雪受聘于斯丹佛大学商学研究所教授高级投资课程。 1999年,费雪接近92岁才退休。 2004年3月,一代投资大师与世长辞,享年96岁。 费雪有三个儿子,小儿子肯内斯(Kenneth Fisher)是《福布斯》专栏作家,同时亦是一名投资经理,可谓子承父业。 年轻的巴菲特看完《普通股和不普通的利润》一书之后便去找费雪,见面之后巴菲特被费雪的投资哲学所折服。 费雪与比尔" 盖茨一样,尚未毕业便已投身社会;巴菲特与费雪一样,自小便对股票产生兴趣,且实际操作;费雪10多岁就在股市中赚到一些钱,而巴菲特老早就买过3股城市设施的股票。看来要成为投资大师,在学生时代就要买股票了!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四年证券投资不如炒一年股票。费雪亦说:“没有一种投资哲学能在一天或一年之内发展成熟,除非抄袭别人的方法。就我的情形来说,它是在漫长的时间内发展出来的,其中一部分可能来自所谓合乎逻辑的推理,部分来自观察别人的成败,但大部分来自比较痛苦的方法--亦就是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1920年代是美股的黄金时期,不过在股市中赚钱的费雪说他基本没有从赚钱中学到东西。好比1996-97年、1999-2001年中国股市牛市中有许多新投资者赚到钱,却没有学习到东西一样道理--熊市到来,利润全回吐甚至本金亦严重受损。费雪所学到的有用的第一个经验是在斯丹佛大学商学研究所跟艾美特教授拜访各个公司进行考察,他们除了看工厂,还要与管理层倾谈关于公司的情况。费雪在与艾美特教授的聊天中知道教授对所考察过的公司的看法。 后来,费雪将此称为“闲聊”,1957年出版的《普通股和不普通的利润》第二章就是“闲聊”的妙处。所谓闲聊,是指投资者向目标公司的竞争对手、供应商或者客户,甚至是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咨询有关该公司的信息,以供投资参考。这是费雪选股最主要的手段。 费雪学会了闲聊,但如国画大师齐白石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2006年的今天,你不必为闲聊而闲聊。一个普通投资者所认识的熟悉某公司的人士究竟对该公司业务的认识有多深?费雪是斯丹佛大学商学研究所学生,后来更是证券统计员(即现在的证券分析师),人缘关系自然不差,上市公司或者业内人士毕竟给几分薄面,但是现在一般投资者想到上市公司考察,恐怕并不容易。因此,费雪的闲聊目的是多角度多方位深入了解公司的情况,只要我们能达到此目的,无论使用任何方法,即完成闲聊。 例如,2003年研究深赤湾(000022,200022)时,无意中发现一个集装箱行业的专业网站,每个月均有全国各大集装箱码头的吞吐量详细数据,依据此数据,可以轻易计算深赤湾的大概赢利。深赤湾主要盈利来自控股55%的集装箱码头。由于年内该码头每一个集装箱的纯利比较稳定,故在第二年1月中下旬知道全年数据后便大致计算出深赤湾的业绩,误差不到5%。2004年3月,赤湾集装箱码头前两个月吞吐量急增六成,若不出意外,2004年全年的业绩增长应该在六成以上。后来公布2004年业绩,盈利增长70%。2004年赤湾股价不断攀升,占得先机的投资者获得丰厚利润。 1929年,虽然费雪强烈看空股市,并向上头递交了一份研究报告,但是,自己却去买进3只看上去相当便宜的股票--P/E极低。1929-1932年美股崩溃,暴跌近九成,费雪亦血本无归。他说,智者和愚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能从错误中学习,但后者则不会。此事令费雪明白两点: 1、便宜没好货。低P/E的股票并不说明便宜、抵买,相反很可能是公司即将出现问题的先兆,投资该股票可能掉进一个陷阱。 2、再准确的分析和预测对投资根本没有任何价值,你必须付诸实施才能真正获利。当然,股评家例外。 费雪开始明白到,决定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不是当年的P/E,而是未来几年的预期P/E。他说,若能培养自己的能力,在合理的上下限内确定某只股票未来几年可能的业绩,就能找到一把钥匙,不但能避免亏损,更能赚得厚利。 费雪第一个实践的股票是“食品机械公司”。他深入了解公司的经营,分析公司经营层的素质(素质在此有两种含意,一是企业的经营能力,二是前瞻未来和拟定长期计划的能力)。由于该股在股市大崩溃前上市,股灾后暴跌,股价低残,最终决定投资,1932-1934年大量买进。之后几年,这家小公司为费雪带来丰厚的利润。 费雪相信,真正值得投资的公司,缺之不可的两种人员特质中,企业经营能力只是其中一种,另一种特质是诚信正直(Integrity),也就是公司经营者必须诚实和拥有高尚的人格。 费雪经历半个世纪的投资,得出8点投资心得: (1)投资目标应该是一家成长公司,公司应当有按部就班的计划使盈利长期大幅成长,且内在特质很难让新加入者分享其高成长。这是费雪投资哲学的重点。 盈利的高速增长使得股票价格相对而言愈来愈便宜,假如股价不上升的话。由于股价最终反映业绩变化,因此买进成长股一般而言,总会获丰厚利润。 (2)集中全力购买那些失宠的公司。这是指因为市场走势或当时市场误判一家公司的真正价值,使得股票的价格远低于真正的价值,此时则应该断然买进。 寻找到投资目标之后,买进时机亦很重要;或者说有若干个可选的投资目标,则应该挑选那个股价相对于价值愈低的公司,这样投资风险降到最低。费雪有过教训,在股市高涨的年代,买到一家成长股,但是由于买进的价格高昂,业绩即使成长,但亦赚不了钱。 3)抱牢股票直到公司的性质发生根本改变,或者公司成长到某个地步后,成长率不再能够高于整体经济。除非有非常例外的情形,否则不因经济或股市走向的预测而卖出持股,因为这方面的变动太难预测。绝对不要因为短期原因,就卖出最具魁力的持股。但是随着公司的成长,不要忘了许多公司规模还小时,经营得相当有效率,却无法改变管理风格,以大公司所需的不同技能来经营公司。 长期投资一家低成本买进、业绩高成长的公司,不应因为外部因素而卖出持股,应该以业绩预期为卖出依据。因为外部因素对公司的影响很难精确分析和预测,同时这些因素对股价的影响亦不及业绩变动对股价的影响大。 (4)追求资本大幅成长的投资人,应淡化股利的重要性。获利高但股利低或根本不发股利的公司中,最有可能找到十分理想的投资对象。 成长型的公司,总是将大部分盈利投入到新的业务扩张中去。若大比例分红,则多数是因为公司的业务扩张有难度,所以才将盈利的大部分分红。不过,这是指现金分红,而以红股形式的分红则应该鼓励。< (5)为了赚到厚利而投资,犯下若干错误是无法避免的成本,重要的是尽快承认错误。一如经营管理最好和最赚钱的金融贷款机构,也无法避免一些呆帐损失,了解它们的成因,并学会避免重蹈覆辙。良好的投资管理态度,是愿意承受若干股票的小额损失,并让前途较为看好的股票,利润愈增愈多。好的投资一有蝇头小利便获利了结,却听任坏的投资带来的损失愈滚愈大,是不良的投资习惯。 无论是公司经营还是股票投资,重要的是止损和不止盈。此处的止损是指当你发现持有的股票出现与当初判断公司基本面的情况有相当大的变化则卖出持股的做法。不止盈是即使持有的股票大幅上升但公司盈利仍将高速增长且目前股价相对偏低或者合理的情况下继续持股的做法。许多投资者往往做反了,买进一只股票一旦获利,总是考虑卖出;相反,买进的股票套牢了便一直持有,让亏损持续扩大。 (6)真正出色的公司数量相当少,当其股价偏低时,应充分把握机会,让资金集中在最有利可图的股票上。那些介人创业资金和小型公司(如年营业额不到2500万美元)的人,可能需要较高程度的分散投资。至于规模较大的公司,如要适当分散投资,则必须投资经济特性各异的各种行业。对投资散户(可能和机构投资人以及若干基金类别不同)来说,持有20种以上的不同股票,是投资理财能力薄弱的迹象。通常10或12种是比较理想的数目。有些时候,基于资本利得税成本的考虑,可能值得花数年的时间,慢慢集中投资到少数几家公司。投资散户的持股在20种时,淘汰一些最没吸引力的公司,转而持有较具吸引力的公司,是理想的做法。 出色的公司在任何市场都只有5%左右,而找到其中股价偏低的则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应该重仓买进,甚至是全部资金买进。 (7)卓越的普通股管理,一个基本要素是能够不盲从当时的金融圈主流意见,也不会只为了反其道而行便排斥当时盛行的看法。相反的,投资人应该拥有更多的知识,应用更好的判断力,彻底评估特定的情境,并有勇气,在你的判断结果告诉你你是对的时候,要学会坚持。 (8)投资普通股和人类其他大部分活动领域一样,想要成功,必须努力工作,勤奋不懈,诚信正直。 费雪说,股票投资,有时难免有些地方需要靠运气,但长期而言,好运、倒霉会相抵,想要持续成功,必须靠技能和运用良好的原则。根据费8点指导原则架构,相信未来主要属于那些能够自律且肯付出心血的人。 公司所处行业 费雪(Philip Fisher)赞同将你的选股限定于你能清楚认识的行业。 公司大小 费雪尽管没有将其搜寻限于任何特定市值的公司,然而强调投资者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以成功地投资于较小市值的公司。较小的公司提供了较大的增长机会但要求投资者在选择过程中额外仔细并在持有这些股票期间密切注视他们。 持续强劲的盈利能力 费雪寻求那些净利润率持续高于行业均值的公司。费雪比较喜欢使用净利润率,即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而非资产报酬率,原因是资产的历史成本原则所造成的公司间比较的歪曲和不一致。净利润率随行业不同而不同,因此一个简单寻求高净利润率的选股方法也许会导致扭曲的筛选结果。我们指定所寻求净利润率在最近半年和最近五年的每一年高于同期行业均值。 持续销售增长 费雪喜欢投资于销售持续改善的公司,然而如果一家公司正在实施一项技术革新或正在引进一个新产品,那么只要该公司的长期战略地位能增强,销售增长的减缓是可以容忍的。我们筛选那些能保持年复一年销售呈正向变化的股票。 增长超过行业均值 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应逐步地增加他们在行业销售中的份额。作为测试公司销售在整个行业的相对水平的快捷方式,我们在选股模式中设定了销售增长超过行业均值的条件。 很少或无现金股利分配 费雪建议投资者寻求其股票资本利得具有最大潜能的公司,将投资限于少付或不付现金股利,同时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并能将累积利润投到具有吸引力项目的上市公司。在我们预制的菲利普?费雪筛中,那些未付股利的公司可通过我们的筛。 与未来增长相比的合理价格 最具吸引力的投资是具有很强增长机会的杰出公司但其交易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为协助用户把焦距点对准有未来增长潜能但低市盈率的公司,我们在筛选中加入了当前市盈率比五年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增长率的比值较小的条件,此处的一个潜在假设是五年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增长率在未来还能保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