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WBR> <WBR> <WBR></FONT> “他投资于黄金,所以大家都认为应该投资黄金,于是黄金价格上涨;他质疑德国马克的价值,于是马克汇价下跌;他投资于伦敦的房地产,那里房产价格颓势在一夜之间得以扭转。”有这样的超强力量左右世界金融市场的投资家,乔治·索罗斯当之无愧。 <WBR> <WBR> <WBR> 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中上等级的犹太人家庭的索罗斯,17岁时为躲避纳粹追杀只身离开匈牙利,前往西方国家寻求发展。从伦敦经济学院毕业之后,索罗斯先后在投资公司担任分析员和基金经理,直到1973年与搭档罗杰斯创建了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公司刚开始运作时只有三个人:索罗斯是交易员,罗杰斯是研究员,还有一人是秘书。索罗斯和罗杰斯发挥各自超群的投资才能,索罗斯基金呈几何式增长,到1980年12月31日为止,索罗斯基金增长3365%,而同期的标准普尔综合指数仅增长47%。 <WBR> <WBR> <WBR> 索罗斯认为,传统金融学假设的有效市场理论根本不能指导实际操作,金融市场是动荡的、混乱的,市场参与者的决策并不是建立在理想的假设基础之上,而是基于投资者的预期,数学公式是不能控制金融市场的。市场价格也并非总是正确的、总能反映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的,它常常因投资者的推测而产生影响。投资的精髓,就是在于推断出即将发生的预料之外的情况,判断股价变动过程的出现,“逆潮流而动”。同时,投资者的偏见会导致市场跟风行为,而不均衡的跟风行为会因过度投机而最终导致市场崩溃。 <WBR> <WBR> <WBR>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1987年美国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的时候,擅长卖空操作的索罗斯此次未能幸免,一天之内损失了2亿多美元,在整个股灾中损失了大约8亿美元。同期量子基金净资产跌落26.2%,远大于17%的美国股市的跌幅,索罗斯成了这场灾难的最大失败者。 <WBR> <WBR> <WBR> “魔鬼”索罗斯也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当年3月,索罗斯联合麾下的国际投机力量,看准了东南亚资本市场上的薄弱环节,大举袭击泰株。7月2日,泰国政府再也无力与索罗斯抗衡,不得已改变了维系13年之久的货币联系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国政府被国际投机家一下子卷走了40亿美元,许多泰国人倾家荡产。索罗斯的此次投机行动很快就扫荡到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印尼盾、菲律宾比索、缅元、马来西亚林吉特纷纷大幅贬值,一举刮去了百亿美元之巨的财富,这些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化为灰烬。 <WBR> <WBR> <WBR> “金融杀手”索罗斯给自己的投机行为辩解称,处于封闭社会中的人们受专制主义所统治,很难有自由,他的使命就是要把西方开放社会的观念随着他的金钱输入到他所认为的封闭的国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