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大牛市中人人是“股神”,大熊市则多数回归凡间。在本轮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不少投资大师未能逃脱,最终走下神坛——“亚洲股神”李兆基因多次看错大市,自嘲是“冒牌股神”;“美国股神”巴菲特则因旗舰伯克希尔股价暴跌逾四成,最近受到质疑。不过,2008年年逾78岁高龄的“金融大鳄”索罗斯却因成功预测危机,再度成为华尔街群鳄中的“王者”。 逃脱者可获生机 “逃脱者可获生机,再次参战。”索罗斯在《受到全球资本主义危机:岌岌可危的开放社会》(1998年底出版)一书中的观点,终于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经历“完美金融实验”。从其新书《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中可获悉,2000年因量子基金重组宣布金盆洗手的索罗斯,就像一只假寐的老狼,在2007年8月再度嗅出世纪罕见的“血腥味”,为旗下基金建立了大量空头仓位。2008年年初,他再度断言——“这次危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遭遇过的严重金融危机,并将终结从里根时代开始的超级大泡沫。” “认识到繁荣之后出现衰退,并不需要金融天才。但是,要预测衰退何时到来却十分困难。”这是2000年索罗斯在做多网络股泡沫失利后的自嘲。在本次危机中,索罗斯扮演的角色,似乎可用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名句来形容——“我认出风暴而且激动如大海。”而且,“挣脱自身,独自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仅在2007年,索罗斯在做空次贷类证券中盈利29亿美元,当年投资回报率超过30%,2008年的盈利可能更让人惊讶。 神奇的“炼金术” 在索罗斯预测“金融完美风暴”之后,人人都想知道源自于哪些“炼金术”。可是,当研究其理论体系——彻底易错性、易扩散谬误、反身性、不可测原理、暴涨和暴跌模型下的盛衰周期转换之后,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难用数量模型总结出可操作性的规律。曾为量子基金操盘手的马龟兹都不得不感叹《金融炼金术》一书的枯涩,“对许多人来说,这是最好的安眠药”。 细细归纳,索罗斯更重要的实际上是其洞悉全球政经时局变化的能力。作为宏观对冲基金领域的标杆式领袖,他长期研究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缺陷,从中寻找规则的漏洞,发现过度失衡的迹象,从中牟取暴利。 “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相和谎言的连续剧。”索罗斯认为,赚钱的办法就是“认清其假相,投入其中,在假相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2008年全球经济最大事件,莫过于华尔街五大投行的崩塌,对此,经济学界已在反省自由放任的美国价值观的罪与罚。甚至有人认为,华尔街过度投机模式的失利,可能意味着全球化时代已由“美国化”变成“去美国化”,这也是索罗斯过去多年一再强调的危机——“美国霸权泡沫”的危机。 早在1997年2月,索罗斯便在《大西洋[10.29 0.29%]月刊》上发表《资本主义的威胁》一文,以典型的资本家身份批判资本主义体系。眼下,索罗斯则认为,当前的流行范式——市场均衡理论及其在政治上的衍生物市场原教旨主义,不仅被证明无法合理解释当前的事态,而且还应对这种混乱局面负责。 按照“暴涨—暴跌模型”,索罗斯认为,本轮危机最大的标志,是建立在以美元为国际储备货币基础上的信贷扩张时代已终结。姑且不论这一预测是否正确,仅仅因此产生的恐慌情绪,就足以让索罗斯主义者——国际游资制造巨浪,从而造就2008年7月份国际油价攀上每桶147.25美元的巅峰。可是,索罗斯没有透露他们翻云覆雨式的作战后续方案——至本周四,国际油价一度跌破每桶46美元。 其实,对冲基金从来是群体作战,而索罗斯“不能渔利不发言”的投资原则,早被索迷们熟悉。因此,索罗斯几乎每次开口总有巨资追随,作战赢面因此大增。从1987年的大股灾、1992年的英镑危机到1997年的泰铢危机,索罗斯总是事先找到游戏规则的漏洞和目标对象的缺陷,再进行“海陆空”全方位布局,最后号令天下,以群鳄的方式砸碎“有裂缝的鸡蛋”。 截至目前,尚未有数据证明索罗斯们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如何。但是,仅仅从各国监管层屡次禁止做空金融股中不难发现,他们已深深卷入,甚至以操纵者身份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 少输大赢 不轻易下注 孙子有言,“善战者,求之于势。”华尔街是时点的艺术,准确预测大市的背后,常常是巨额利益的实现。作为惟一一个长期以对冲基金投资家的身份跻身全球首富榜的富豪,索罗斯的成功法宝是预测大趋势拐点,再加上集中押注。其中有个重要前提——“少输大赢”,即输时迅速止损,赢时要下大注。而输赢的判断,也许是基于多年投资经验换来的“背痛”式直觉,更多地是对全球政治、经济局势的把握。 试图从索罗斯的投资过程中寻找终南捷径,难度超过模仿巴菲特的10倍。原因是索罗斯的“测不准定理”,基本上否定了现今投资界的生存术——基于“市场有效理论”建立的“均衡模型”。索罗斯绝大多数时间也跟随这种失衡,正如他在2003年开始大量投资“不良贷款资产”,正如他在1999年做空网络股,却又在2000年做多网络股;正如他在2008年正确看空美国金融股之时,却又错误看多新兴市场股票。但是,他从未失去判断流行趋势出现反身性逆转的敏锐。 几乎是遗传基因,索罗斯有一个逃生秘籍——“比对手早三分钟平仓”。童年逃过纳粹铁爪的恐惧,让他几乎用一辈子的时间来避开毁灭性的打击。在形容自己的最高技巧时,他曾直言是“侥幸逃脱”。2008年以来,从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再到花旗银行,百年老店纷纷遭遇生死劫,似乎更证明“生还”有时可能是最高智慧。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危险中。”这是索罗斯对于未来金融市场的判断。虽然各国最近已开始救市竞赛,撒钱比拼也成为一种常规武器,但是,金融危机风暴未息,投资者在没有确定撤退路线之前,轻易下注仍为危险之举。日前中投公司不轻言海外抄底的谨慎态度,值得大家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