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才是购买糖、棉花、镍的最佳时候,特别是要向农产品投资。因为中国人在‘吃掉’。” 被誉为“商品投资大师”的罗杰斯控股公司的主席吉姆-罗杰斯如此说。他还说:“原材料市场因为供需看得一清二楚,比股市更容易预测。”吉姆-罗杰斯不愧是亚拉巴马州人,说话快,带着南方强硬的语调。 1969年吉姆-罗杰斯与乔治-索罗斯一起建立叫作量子基金集团的对冲基金公司,12年来创下了年均收益率38%的惊人的业绩。1980年37岁的他离开华尔街,骑摩托车周游世界磨炼了投资的火眼金睛,结果获得了“金融界的印第安那-琼斯”的外号。 他对中国情有独钟,去年9月干脆卖掉曼哈顿的房子,搬到中国文化圈新加坡。14日记者给新加坡的他打电话,进行了采访。 问:最近全世界股市不太好,你看商品市场如何? “如今的商品市场是牛市。几年来一直走高,但还没走到顶点附近。原材料需求剧增,供不应求。说原油,长期以来没有发现大油田。除非谁向市场推出大量的商品,商品的牛市将继续延续下去。” 问:那么,你认为投资于哪些商品好? “当然是农产品。目前原油价格极高,倒不如投资于糖。油价一上涨,替代能源乙醇的价格就跟着上升,结果乙醇的主要原料糖的价格也跟着上升。棉花也值得投资。化纤来自石油,可是如今油价太高,所以纺织厂家正在重新回到自然纤维棉花上。当然商品价格也会有调整,但还是比股价的降幅会低。” 问:你是说,投资于商品的风险少于股票投资? “当然。商品比股市更单纯,所以更容易分析。商品价格只取决于供需。当然不是说很容易。分析今年的供需也不是轻易的事情。但请你想想曾掀起网络企业热潮时的情况,当时谁能弄清股市走向?没有人会准确地分析丰田和三星的情况。谁能都知道他们生产的几千种商品?又谁能预测这些公司何时以何种规模进行结构调整?对我来讲,预测棉花或者小麦比预测三星的股价方便得多,容易得多,也不太复杂,风险也少。” 问:最近有特别大量购买的商品吗? “我的律师对我说,你若推荐棉花市场前景看好,让人买,结果价格下跌,那些投资人会告你。作为参考,最近我还投资于我自己编辑的的‘罗杰斯国际农产品指数’。这如同往股值投资,不只盯着特定股票。” 吉姆-罗杰斯从2004年起,发表把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20种农产品的价格捆在一起的指数“罗杰斯国际农产品指数(RIACI:Rogers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Commodity Index)”。散户可以对与此指数相连的基金投资。 问:那么黄金如何?现在每盎司突破了900美元。 “我也持有黄金。是很热。假如黄金价格不跌,我更要购入。但我持有比黄金多得多的农产品。换句话说,我认为农产品比黄金更给我带来财富。” 问:你说,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的需求吗? “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但并非只是因为中国。欧洲的需求也很旺,美国也如此。如果没有美国的黄金消费,黄金价格也不会这样走高。” 吉姆-罗杰斯是狂热的赞扬中国者。他说“如果说19世纪和20世纪分别是英国和美国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就是中国的时代。”他在去年末出版的《中国牛市——与全球最伟大投资市场共舞》一书中屡次强调“要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 问:为什么移居到新加坡而没有选择上海? “因为环境污染,上海的空气极差。虽然我认为上海是充满活力的城市,但那里的空气让人难以忍受。我的女儿和妻子也不能忍受。中国的环境恐怕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好转。在此之前,我还是想生活在新加坡。但对污染也不必太过担忧。大概有人会把中国的污染视为赚钱的机会,环境也会由此变得好些吧。” 问:最近对中国做了怎样的投资? “我虽然也持有一些中国股票,但我不想建议在现在的情况下购买中国本土股票……(最近他在接受外电采访时曾警告说“中国股票被高估太多,不久泡沫即会消失。”)建议买入人民币吧。我认为中国货币的前景非常光明。因为人民币是数十年来一直被低估的货币,今后几年内会继续升值。我还在集中地教我的女儿学习中文。学习中文也是投资中国的好方法之一。” 问:听说您离开美国时处置了很多美元资产? “现在美国经济不景气。事实上这也没什么奇怪的。美国经济在过去200~300年间也不能说是特别的好。大量出售美元资产的理由在于,美国是最大的债务国家。负债额达13亿美元,每15个月增加1万亿美元债务。此外,现在经营美联储的笨蛋们(似乎是指贝南克和美联储干部们)只想着怎样下调利率。可利率下降会让美元更加疲软。所以要尽快出售美元,抽身而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