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小时候都喜欢玩滚雪球,眼见着雪球越滚越大,颇有成就感。股神巴菲特则更喜欢把这个滚雪球的游戏与积累财富的过程联系在一起。12月20日,中信出版社将推出巴菲特本人授权的传记《滚雪球》的简体中文版。在金融海啸的余波荡漾之际,为什么巴菲特还在让自己的财富继续像滚雪球一样扩张,也许在书中可以找到答案。昨日,记者提前看到了书中的精彩章节,作者爱丽丝·施洛德记录了巴菲特的生命故事、致富思考和成功法则,呈现巴菲特之所以成为今日巴菲特的人生之路。 巴菲特一生在滚雪球 巴菲特生于1930年,美国正在面临经济大萧条时代,书中从巴菲特的祖父写起,以编年方式详细记述巴菲特及其家族超过100年的历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巴菲特如何投资,如何像滚雪球般地创造出数百亿美元身价。书中解答了很多人的疑惑,满足了很多人的好奇心,这其中包括巴菲特为什么总是危机入市、不套短利以及巴氏赚钱风格。 巴菲特的雪球从六七岁时,卖口香糖赚取的2美分开始,雪球要愈滚愈大,就需要很长的路程、很长的时间。这正如《滚雪球》中一直在传递巴菲特的理念: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也许从某一个层面来说,这部自传不只是自传,还是一部教人赚钱、理钱、花钱、省钱的巴氏“钱学”。 别让情感干扰判断 作者爱丽丝·施洛德曾任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而巴菲特正是因为赏识她的洞察力和掌握主题的能力,才愿意让施洛德书写他的人生故事。 爱丽丝在书出版后,曾接受 《远见杂志》的访谈,在她看来,巴菲特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能时刻保持理性,并能从很多情况预见出金融风暴的来临,“今年稍早贝尔斯登倒闭后,他就预见了当前这种连环骨牌效应了。他出来告诉大家,不要惊慌,长期而言,情况会稳住”。爱丽丝甚至认为,“现在人民信任巴菲特的程度超过信任政治人物,他被期待去安抚整个世界的惊恐情绪”。对于巴菲特的投资哲学,爱丽丝说:“他总是说 ‘你要保持理性’,别让你的情感干扰对投资的判断。” 竞报记者王宇南 媒体评价 这本书权威地展现了巴菲特非凡的一生,是所有资本家的《圣经》。 ——《华盛顿邮报》 我们能够学到许多经验教训……许多人会说:下一次沃伦·巴菲特警告危机来临时,我们最好洗耳恭听。 ——《华尔街日报》 从个人角度而言,巴菲特也许不是世界上最容易相处的人,但是他的一生却很值得研究。在施洛德的书中,她找到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讲述他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