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名人堂 索罗斯 查看内容

香港特区政府大战金融大鳄索罗斯

2011-5-12 08: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95| 评论: 0|原作者: 摘|来自: 香港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1998年8月28日,这也许是香港自从有股市以来最漫长的一天。上午10点整,交易正式开始。开市后仅5分钟,股市的成交额就超过了39亿港元。半小时后,成交金额就突破了100亿港元,到上午收盘时,成交额已经达到400亿港元之巨,接近了1997年8月29日创下的460亿港元日成交量历史最高纪录。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下午开市后,抛售有增无减,港府照单全收,成交量一路攀升,而恒指和期指始终维持在7800点以上。随着下午4点整的钟声响起,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恒指、期指、成交金额最终分别锁定在7829点、7851点和790亿三个数字上。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随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港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1997年7月1日,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零点的钟声响起,相信不同的人们激荡起的是不同的情感。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神州大地一片欢腾,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而英国王储查尔斯则在他的日记里这样慨叹,“这是帝国的末日……”。对于回归后香港的前景,有人怀疑,有人悲观,世界著名杂志《财富》甚至用了“香港之死”这样一个触目惊心的封面标题,来预言香港的未来。但是更多人送去的则是祝福,随着五星红旗一起升起的,是600万已经当家作主的香港同胞创造美好明天的信心与希望。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就在这个搅动起各种复杂情感的历史性时刻,一个有能力掀起世界经济血雨腥风的人物也把目光投向了香港,在他精心设计的一场金融风暴的作战地图上,他把香港选为他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东亚、东南亚地区掠夺财富的收官之地。这个人就是索罗斯,一个在上世纪末震惊世界、让无数国家谈之色变的金融大鳄。就在香港回归的的第二天,这位“金融大鳄”首先向泰国出手了。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1997年7月2日,一条消息震惊了全世界——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狂跌20%。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把泰国经济一下子砸到了谷底。很多富有的泰国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国际金融投机者从他们手里抢走了一切:家庭轿车被拖走、旅行计划被迫取消,一天前还在昂贵的私立学校读书的孩子们只能转到便宜的公立学校……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泰币大幅贬值犹如巨石击水,在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掀起了滔天巨浪。7月11日,菲律宾央行在4次加息无效的情况下,宣布允许菲律宾比索在更大幅度内波动,一时间,比索大幅贬值。紧接着,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夜之间,马来西亚排名前12位的富翁,仅在股票市场就损失了130亿美元。8月14日,印尼中央银行宣布取消卢比汇率的波动幅度限制,卢比汇率就如同开闸之水,狂泄到历史最低点。东南亚人愤怒了,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愤怒了。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1997年7月26日,马哈蒂尔指名道姓地诅咒着一个人:乔治·索罗斯。他咬着牙说:“这个家伙来到我们的国家,一夜之间,使我们全国人民十几年的奋斗化为乌有。”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当时的《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封面文章说,曾经快速发展的东南亚正在经历着一个痛苦的时刻,许多国家的经济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随着经济曲线的不断下滑,这场金融浩劫中的下一个牺牲品又将是谁。事实上,已经有人开始惊呼,小心港元!的确,此时孤独挺立的港元仿佛成了旷野里的一只兔子,随时都要警惕逼近的狼群。果然,三个月后狼来了!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1997年10月20日是美国华尔街股市“黑色星期一”10周年纪念日,十年中,每到这一天投资者们都会习惯性的焦灼不安。然而当天,恐怖气氛却并未在华尔街股市出现,而是降临在地球东方的香港。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1997年10月,国际炒家首次冲击香港金融市场,10月21日、22日香港恒生指数连续两天大幅下挫9%,累积跌幅近1200点,被当地市场人士形容为小股灾;23日,恒生指数报收于10426.3点,深跌1211.5点,跌幅超过了10%,有人甚至认为这一天的跌幅可以和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相提并论。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在这样的市场气氛之下,年轻的特区政府方寸不乱。时任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出面力挺香港经济,呼吁投资者不必过度恐慌。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特区政府的信心重新聚敛了市场的人气,在连续几个交易日大幅下跌后,10月24日,香港股市强力反弹,恒生指数上升718点,升幅超过了6%。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但是,这时候金融危机已经席卷亚洲并波及到全世界,全球股市形成了恶性循环,纽约股市暴跌,东京股市暴跌,香港也未能幸免。10月28日,恒生指数狂泄1400多点,在这种情况下,香港股市的震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因素了。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时间进入1998年1月,就在香港乃至整个亚洲的经济还在风雨飘摇的时候,忽然传来香港著名上市公司“百富勤投资”被强制清盘的消息。这家创立才十年就跻身《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之列的融资机构,由于大量投资东南亚债券市场而深陷困境,被迫于1998年1月12日宣告破产。这对本来已经相当脆弱的香港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香港恒生指数这天一度跌破8000点大关,市场极度恐慌。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争论,香港的金融市场是否能够抵抗得住这股来势汹汹的金融风暴。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在世界的经济版图上,香港是一颗耀眼的经济明珠。近半个世纪以来,香港政府一直奉行着对市场近乎零干预和低税收的政策,香港也因此赢得了世界上最自由经济体的称号,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财富奇迹。作为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香港建立了一套完备的金融体制以应对国际竞争,当然也要防范那些投机者们。 <P align=left>香港现行的联系汇率制度开始于1983年10月,当时的港英政府宣布港元与美元直接挂钩,实行1美元兑7.8港元的预定官价。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联系汇率与市场汇率、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并存,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核心内容。一方面,政府通过对发钞银行的汇率控制,维持着整个港币体系对美元汇率的稳定联系;另一方面,通过银行与公众的市场行,使市场汇率一定程度地反映现实资金供求状况。仅就对付货币投机者而言,这二者的结合,犹如一个虎口,使投机者面对被吞噬的风险”。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联系汇率制是伴随中英关于香港主权问题的谈判而产生的,此后的十几时间里,香港经济运行良好,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港币信誉卓著,坚挺走俏,联系汇率可以说是功不可灭。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凭借连下东南亚几国的声势和精心设计的连环计,索罗斯还是对香港发起了攻击。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1997年7月2日,就在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的当天,乔治&#8226;索罗斯,这位当时很多人心目中国际金融界的头号反派人物平静地走进自己的办公室,轻描淡写地向公司员工宣布:我们赢利了。据估计,索罗斯至少从泰铢大跌中赚取了将近10亿美元。然而这并没让他感到满足,用他经常说的那句话就是,“下一次金融危机肯定会到来,问题只在于什么时间。”这位1930年出生的大投机家早在1992年就闻名于世,当时英格兰银行曾经不得不向这位匈牙利人俯首称臣。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索罗斯看上去体魄强壮,像名运动员。他的头发很短,略带波浪,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有人说他看上去像位经济学教授,或是滑雪教员。在他办公室的墙上有一条用计算机打出来的标语:“我生来一贫如洗,但决不能死时仍旧贫困潦倒。”这就是乔治·索罗斯的信条。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索罗斯第一次震惊世界是在1992年, 这一年,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西欧经济体都出现了经济滑坡,索罗斯利用英国政府坚持英镑不贬值的机会,向英国的金融市场发动攻击。9月16日,仅一天时间,索罗斯就大赚了9.58亿美元,并且迫使英国退出了欧洲货币系统。5年之后,这只金融大鳄开始把虎视眈眈的目光投向了亚洲金融市场。 <P align=left> <WBR> <WBR> <WBR> 索罗斯的目的很明确: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外汇储备体系、金融市场管理有明显漏洞,只要搅乱金融市场,就可以混水摸鱼,狠捞一笔。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先从实力不强的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入手,进而攻击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击溃市场信心,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而现在,他的预定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他以为可以在香港收官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5-7 21:31 , Processed in 0.05095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