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绝佳的投资履历、清明的道德准则,股神获得无与伦比声誉的另一个秘密。 当分别拥有140年<FONT color=#000000>和130年历史的高盛和通用电气与78岁的沃伦·巴菲特的名字联系到一起,全世界都在想,“奥马哈神谕”的信用帮助这两家美国传奇公司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又到巴菲特的炒底时刻了?这是否意味着他认为次级债风波所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接近结束? </FONT> <FONT color=#000000> 尚不能如此结论。如果仔细观察巴菲特与高盛、通用电气的投资协定,不难得出结论,与其说巴菲特买入了它们的股票,不妨说他给这两家公司提供了高息贷款服务:两家公司都有机会在接下来一定时期内以10%的利息赎回股权的权利。</FONT> <FONT color=#000000> 但不容忽视的是,巴菲特在这轮风暴中,是为数不多信誉不降反升的投资者:高盛、通用电气这两家美国商界的超级明星对于巴菲特的倚重,以及两名美国总统候选人均希望他能出任财长,让他的声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FONT> <FONT color=#000000>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1960、70年代,巴菲特在资本市场没有足够的名气之前,每临资本市场危机时刻,他的伯克希尔·哈萨维(Berkshire Hathaway)的股价与大市走向基本相符,而进入1980年代后,每一次危机下,伯克希尔都会逆市而涨。</FONT> <FONT color=#000000> 不可避免的,人们习惯性地神化巴菲特作为“股神”的投资技艺:比如他预见中石油的价格逆转,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巴菲特同样非常善于依靠成为美国明星公司的主要股东,而提升自己的公众信誉。</FONT> <FONT color=#000000> 不妨简单梳理一下巴菲特的投资组合(见表),他几乎进入了所有影响美国人日常生活的行业——或许有人应该尝试一年之内不使用巴菲特所有投资公司的产品,并写一本类似《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书。这些公司不仅提供给巴氏丰厚的财务回报,更重要的是,它们成为了巴菲特价值的最大“担保方”</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