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资目标与我们大多数人恰恰相反。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第一种定义更确切地说是“传统投资”,其真正的含义是“当大多数人赚钱时,我们也赚,而且赚的程度差不多;当大多数人输钱时,我们也输,而且输的程度也相当。”这和我们的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的定义是“当大多数人赚钱时,我们也赚,而且赚的程度差不多;当大多数人输钱时,我们也输,但是输得少一些。”很少有投资计划可以达到第二种定义,我们当然也不保证一定能达到这个目标,但是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1966年7月12日)</FONT> 概而言之,巴菲特的投资目标是: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在熊市中取得优秀的业绩,在牛市中取得平均业绩。(1960年2月20日)</FONT> 换句话说,以道琼斯指数为业绩基准(20世纪70年代后的伯克夏改为标准普尔500指数),如果市场下降35%到40%,巴菲特合伙基金大约只会下降 15%到20%;如果市场基本持平,巴菲特的业绩大约会在10%左右;如果市场上升20%或者更多,巴菲特将尽力达到这个水平。 巴菲特假设长期而言,如果道琼斯指数年复合收益率达到5%到7%,他的合伙基金业绩达到15%到17%。 巴菲特从来对那些在牛市中洋洋得意的投资人不以为然,后来把他们比作光着屁股的裸泳者,大潮退去,定会羞愧不已。他早年对“靠天吃饭”的投资人的形容是坐在池塘里的鸭子: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当池塘里的水(市场)上升时,鸭子也随之上升,当池塘里的水下降时,鸭子也就回到原处。我认为鸭子只应因自己的行为得到赞誉或指责,而河水的上升或下降是鸭子无法控制的……河水的高度对巴菲特合伙基金的业绩也非常重要,然而,我们这些鸭子有时自己也会拍打拍打翅膀的。(1964年7月8日)</FONT> <SPAN>不幸的是,绝大部分资产管理人(包括基金经理)都是不会拍打翅膀、坐在池塘里的鸭子,按巴菲特的看法,他们没资格替别人管钱,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投资能力,只靠池塘里的水位不断上升而赚钱。而巴菲特对自己的要求是: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我们的投资策略就是不管涨潮退潮,都要努力地向前游。如果合伙基金只能取得像仰泳也能达到的业绩,那我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1965年1月18日)</FONT> 当然,对一般投资者而言,做一只水涨船高的鸭子也不坏,所谓的长期持有(投资)或买入持有就是这个意思。但我们没必要把钱交给主动投资型的那些鸭子,他们以收管理费为生,狠的还要业绩分成,凭什么?2008年的巴菲特仍劝大家买管理成本低、上升型的鸭子——指数基金,就是基于这个道理。 明白了吗?当那些基金管理人以动人的、有说服力的历史数据来证明长期投资的收益时,你得问他们:“你如何拍打自己的翅膀,比无能的鸭子业绩更好一些?”如果他讲不清楚,你再问他们:“你们这儿有没有指数基金?”与其我们把这群鸭子养得肥肥的,不如自得其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