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名人堂 索罗斯 查看内容

金融大鳄成政治恐龙 索罗斯曾掀亚洲金融风暴

2011-5-12 08: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87| 评论: 0|原作者: 摘|来自: 索罗斯

10月15日,美国华尔街著名投资家乔治·索罗斯抵达海口,与海南航空集团董事长陈峰“第二次握手”——10年前,他把2500万美元投给海航股份,而这次的2500万美元则是投给海航新组建的新华航空控股有限公司。索罗斯投资海航10年可谓获利丰厚。由于海航经营稳定,几乎年年有分红,索罗斯当初的2500万美元投入早已翻番。 1992年12月,一位记者这样评价索罗斯:“你投资于黄金,大家便都认为该投资黄金,你写文章质疑德国马克,马克的汇价就下跌,你投资于伦敦的房地产,那里的房地产就被看好。”索罗斯此次再度投资海航,也刺激了海航股票大涨。10月14日,沪市海航A股放量大涨9.09%,收市价为2.64元。B股也大涨7%。 索罗斯依靠金融投机赚取巨额财富是人们津津乐道、毁誉参半的传奇故事,他出手阔绰的慈善捐款也令人爱恨交加。 近年来,索罗斯通过他的基金会在几个“独联体”国家策动“颜色革命”,让人们警惕到这条“金融大鳄”正悄然变成“政治恐龙”。索罗斯再度巨资注入海航,这在他的人生赌局中究竟属于哪一步棋,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我生而贫穷,但不会穷死” 索罗斯原本是匈牙利一个一贫如洗的犹太穷苦孩子,他完全靠着自己的奋斗,一步一步地摆脱了贫困,变成了世界级的富翁。如今在纽约曼哈顿他的办公室里,张贴着一幅激励全体员工斗志的格言:“我生而贫穷,但不会穷死。” 如果要追问索罗斯究竟有多少钱,恐怕很难有人知道确切的数字,即使他自己也未必能够准确地报个数。这主要是因为索罗斯的资产处在动态过程中——他把资产投入了金融市场和股票市场,这些钱随时都在运转,每时每刻都在长或落。不过,据2004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一项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索罗斯个人净资产70亿美元,排行第54名。 1993年是索罗斯收入最高的年份之一,该年度,他的个人收入达到了10亿美元。《金融世界》在排列个人收入名榜时,把索罗斯放在了第一位。这是个既令人羡慕,又让人吃惊的个人年收入。 为此,《金融世界》杂志发表评论说,索罗斯个人收入的这个数字说明什么呢?假如他是一家公司的话,他的所得超过了至少42个联合国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用另一种方式衡量,如果他想买汽车的话,按照每辆19万美元的价格,他能买5798辆罗尔斯·罗伊斯轿车。再换一种方式,如果他愿意作善事的话,他可以为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和哥伦比亚四所名校的每个学生付3年的学费。 英国《卫报》则说,我们对亿万富翁再熟悉不过了,但他们总是那些拥有像油田、船队这类来钱的资产的人;这些资本我们中也许准都没有拥有过,因此,我们可以借此为自己开脱,或者说那些人真走运。可是,现在出了一个大把挣钱的人,这就使我们都不禁幻想着能在今年成为一个像索罗斯那么富有的人。 这些围绕索罗斯的财富进行的评论是很有意思的。还有的好事者计算,如果在索罗斯创立基金之初,就在他的基金中投入了1万美元,在每年的红利分配中,他又把所得加入到基金中去,那么,到了1993年,就可以升值为2100万美元。这个当初只有1万美元的人,就变成了千万富翁了。这真是一个诱人的结果。 羡煞英国民众 气坏马哈蒂尔 白手起家的索罗斯,凭借自己的才智在金融市场上投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与从事企业和生产性行业相比,他这钱来得似乎非常容易。他曾经一天赚过4000万美元,也曾经一年赚过20亿美元。 1992年9月,索罗斯对英镑的狙击成为国际金融投机领域的传奇。他在一周之内调动了100亿美元,赌英镑下跌。当时,英格兰银行大量买进企图硬撑英镑,而以索罗斯为代表的投机力量大量抛出英镑。较量的结果是,英镑跳水,被迫退出欧洲货币机制。 9月16日,英国金融界将之称为“黑色星期三”,而索罗斯在这一天开始发生的种种事情中赚得将近20亿美元,其中10亿来自英镑,另有10亿来自意大利里拉的动荡和东京股票市场。索罗斯这一石破天惊之举,使得惯于隐于幕后的他突然聚焦于世界公众面前,被国际金融界称为“击败英格兰银行的人”。 据媒体统计,在1992年9月的传奇中,索罗斯赚到的钱等于是从每个英国人手中拿走了12.5英镑,但对大部分英国人来说,他是个传奇中的英雄。英国民众以典型的英国式作风说:“他真行,如果他因为我们政府的愚蠢而赚了10亿美元,那他一定很聪明能干。” 可是,当索罗斯在1997年狙击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掀起亚洲金融风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则咬牙切齿地斥责他是“白痴”和“纵火犯”。 1997年7月,泰铢大幅贬值,索罗斯动用手中220亿美元的庞大基金对付泰铢,给泰国货币危机火上浇油,从而进一步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其后引发的一连串金融危机祸及东南亚各地,以至香港、台湾地区,韩国、日本等国都无一幸免,甚至拖累了全球各地股市,欧美等发达国家也一度遭到牵连,“灾情”之巨实在令人始料不及。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厉声责骂索罗斯暗中操纵了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从而造成当地货币贬值。他说:“我们花了40年建立起来的经济体系,就被这个带有很多钱的白痴一下子给搞垮了。”而索罗斯在这次危机中搜刮到高达20亿美元的利润,他的“量子基金”资产总额膨胀到了170亿美元。 不喜奢华讲究 爱好哲学思考 许多从贫穷起家的暴发户,一旦获得了巨额财富,就穷奢极欲,追求无限的物欲享受。但索罗斯是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人,他把物质享受看得很淡。尽管有用不完的钱,可是,他对物质享受并不怎么感兴趣。在关于他的报道中,几乎见不到涉及物质享受方面的内容。索罗斯曾对记者说,物质的东西从来就没有让他得到过很多快乐,只有对观念的探求,才能吸引他。 一件小事也许可以说明索罗斯和他年轻的第二任妻子苏珊·韦伯的物质生活情况。索罗斯雇佣了两名厨师,苏珊后来解雇了其中一位英国厨师,这名厨师为此一纸诉状告到了英国法庭上。原告称,索罗斯夫人用非常昂贵的拉夫提酒做菜,他想以此来证明索罗斯和他的妻子生活奢侈。除此之外,他再也说不出索罗斯夫妇在生活中的奢侈和讲究。 然而,就连这件事,与索罗斯有过较多接触的记者也不相信。英国一位记者说,用拉夫提酒做菜,看起来不完全合理,这不可能是真的,因为索罗斯一家居住和生活状况与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位记者曾经在索罗斯家中与索罗斯一起共过餐,他认为,那位厨师所说的事,根本不像索罗斯夫妇的作风,在他们的生活中,没有这种追求奢华的迹象。 不少暴富起来的人追求漂亮女人、豪华住宅、超豪华轿车和搞耗资甚重的收藏。但是,在已经出现的新闻报道中,还没有人称发现了索罗斯有类似的行为。有记者问索罗斯,为什么他不收藏任何东西时,他回答说:“我发现收藏完全与我的个性不合,因为我拥有抽象的思维,而收藏是一个人所能够做的事情中最有形的一种,一个收藏者不只是买一些油画,或在自己的地窖里拥有一些酒瓶,他还要记住它们的名称,我觉得这样的事让我感到讨厌。” 有趣的是,索罗斯最喜欢的活动是哲学思考。他说:“观念的探索能够吸引我的兴趣。思考是我存在的一部分。我是相当喜欢深思的人,喜欢对问题的深沉思考。年轻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思考哲学问题,浪费了一大段青春时光。在一些观念中游荡了一阵子之后,我发现行动比思考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我变成了行动派哲学家。从此,我在行动时让思想起重要作用,而在思考时,又让行动发挥重要作用。这种思想和行动之间的互相作用,就是我的哲学,也是我的爱好”。 有意义的花钱 无条件的援助 索罗斯曾说,他在花钱方面的才能远不如挣钱方面的才能。如今,索罗斯已经为他的钱找到了一个出路,这就是搞慈善事业。 在20世纪80年代,索罗斯以他的名字创办了慈善基金会,开始了他的有意义的花钱工作。创办基金后不久,他就在布拉格和布达佩斯成立了中欧大学。这个大学最初有来自22个国家的400名学生,他的慈善行动所及,现在已经达到了26个国家。 1990年,索罗斯在前苏联建立了公开的慈善基金会,在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也建立起了相应的机构。他出资为学者、科学家、学术团体提供培训经费和必要的生活费。主要培训对象是前苏联和东欧诸国的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1992年底,索罗斯捐赠l亿美元,以资助前苏联的科学家和他们的研究工作。目的是想减少这个地区的科学家外流。因为他看到了前苏联大约有5万名科学家已经离开他们日益贫穷的生活和难以为继的工作,跑到伊拉克和叙利亚等战争频发的国家和地区,从事待遇优厚的工作,这对和平和科学事业的发展都没有好处。 仅在1993到1994年这两年的时间里,索罗斯就向分布在26个国家的救济对象提供了5亿多美元的救济。 1996年,是索罗斯更加大方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仅通过报道知道的捐赠款项就有:掏出3.5亿美元支持东欧及前苏联地区的科学家和他们的研究工作,支持那里的大学生们,目的是实现他从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那里继承下来的“开放的社会”的理想。 索罗斯出手大方的捐赠获得了公民和政治家们对他的好感。不过,当他拿出1600万美元支持那些主张开放软毒品市场的团体时,克林顿总统就显得很不高兴了。 以“开放”为名 行“颠覆”之实 索罗斯在有了钱之后,非常关心政治。他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曾经向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提议,与她当面讨论一项援助前苏联的计划,通过援助,促使前苏联变为“开放”的社会,他还为这个计划起好了名字,称之为“撒切尔计划”。然而,撒切尔夫人根本就不知道索罗斯是何许人也,所以,压根没有把索罗斯和他的计划放在眼里。直到撒切尔夫人下台之后,才有心思打听索罗斯为何方人士,当得知他已经是在华尔街小有影响的财东时,才与他通了一次电话。 当时,冷落索罗斯的国家首脑不只撒切尔夫人一人。戈尔巴乔夫也这样对待过索罗斯。索罗斯想见一见戈尔巴乔夫,以便与他讨论援助苏联科学家的工作。可是,正在国际舞台上走红的戈尔巴乔夫,会见各国要人还忙不过来,哪儿有时间会见一个在当时并不出名的金融投机商呢? 受到国际政要人物冷落的索罗斯,并没有丧失对政治的热情,他明白,这是由于他的钱太少,还不足以引起政治家们的注意。于是,他更加投入地去赚钱,然后把赚来的钱更多地投入到带有政治性质的慈善活动中去。他没有因为戈尔巴乔夫的冷落而减少对前苏联的援助。相反,他加大了资助的力度,以便尽快促使那个让他讨厌的政权的解体。 索罗斯曾说,少年时期,他有过做超人的幻想,也有过做救世主的冲动。他现在觉得这已经不是什么幻想,而是有些已经实现了。 2003年以来,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三个独联体国家相继发生“颜色革命”,国家政权被颠覆,反对派纷纷上台。有分析人士指出,以索罗斯基金会为代表的非政府组织在“颜色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03年,格鲁吉亚发生“玫瑰革命”,格总统谢瓦尔德纳泽被赶下台,反对派领导人、前司法部长萨卡什维利当选总统。谢瓦尔德纳泽在辞职后曾向媒体愤怒地表示:“有一位大使告诉我,索罗斯为发动玫瑰革命拿出了250万到300万美元的活动资金。” 2004年底,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反对派领导人尤先科当选乌克兰总统。美国国会众议员保罗在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作证时透露,索罗斯基金会下属的乌克兰开放社会研究所在发动“橙色革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先科就是该研究所的董事会成员。保罗还透露说,过去两年中,美国通过国家民主基金会和乌克兰开放社会研究所等民间组织向乌克兰反对派提供了超过6500万美元的政治资金。 2005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柠檬革命”,总统阿卡耶夫被迫流亡国外。实际上,索罗斯基金会下属的吉尔吉斯斯坦开放社会研究所早就为在吉推行“民主”做了大量工作。该机构在吉全国各地组建了许多“选民政治积极分子”组织,这些组织深入到全国各地从事反政府、反总统活动。该机构还在吉建立了许多独立媒体和出版印刷机构,传播阿卡耶夫及其家族腐败的各种传闻,在民众中破坏阿卡耶夫的威信。 目前,索罗斯基金会在欧洲、亚洲、拉美和非洲都设有分会,其活动已延伸到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常都是由“开放社会研究所”提出计划,然后由各地的索罗斯基金会负责实施,两个机构一年的花费分别为5亿美元和4亿美元。它们都奉行一个宗旨,那就是“致力于建设和维持开放社会的基础结构和公共设施”。 有舆论指出,“开放社会”不过是一个招牌,援助和扶贫也不过是装饰门面。索罗斯的真实意图是向全世界那些“不够民主”的国家输出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掀起“民主浪潮”,通过国家政权更迭为自己的金融投机鸣锣开道。因为在一个“封闭”社会里,索罗斯找不到金融投机的机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5-12 20:11 , Processed in 0.19334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