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响亮的耳光? 对于巴菲特,作为身置资本市场的任何一人,有人可以有非意其判断,有人可以指责其功利,但相信没人可以去怀疑他的投资策略,而所谓不容置疑的独到眼光也在他财富积累下变得神圣不可侵犯。对于这样一个即使不能算是神者,至少也应该是个胜者的家伙,我们可以赞扬、甚至膜拜,但我想不明事理、义无反顾的迎合却是让人生厌,甚至也会让巴老头耻笑的。 “股神”来了,留下一张可能疑是餐后用过的纸巾般让人暇想,说了巴菲特欲花5亿美元要再次买入某中国银行股。市场立即起了反应,过份的是居然有报道立马附合《跟着巴菲特买入银行股》,并引证种种数据、现象来哄指银行股,更有国际知名投行在京很肯定地表示“现在当然可以买进A股了,特别是优质的银行股”。 巴先生买了某银行股没?没有,至少现在没有,那是肯定的!巴先生想买某银行股?未知!巴先生没说,更没做,其他人却开始断言他要买进!和所有人一样,我不得而知巴先生何时放风,即使放风了又意欲而为?只有一点我是明白的,巴先生和我一样,是个资本市场的逐利者,当有利可图到了一定性价比时必定为之!而赢利不是用来说的,是用来赚的,有谁见过有人想赚钱了,拼命在那里叫:快来快来,这时有钱捡!?大都时候我们都是赚了钱再来总结经验教训的,而旦凡如此吆喝的十之八九是“商业行为“,当然也可更言简意赅称之为“套”。 有了巴老的可靠传闻,有人这么看好银行股,理由有三:一是目前上市银行平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达到了152%,充足的拨备覆盖率可以保证业绩不会受到太大冲击;二是央行同意调增2008年商业银行信贷规模5%至10%,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商业银行因加息带来的业绩增长压力;三是证券市场低迷,银行中间业务仍取得73.59%的增长速度,银行中间业务动力和能力正在不断提升,并将据此对下半年业绩形成支撑。并据此判断:大盘随时可能展开反弹,银行股在上证综指中的权重合计达到近25%。在权重股引领指数开始反弹的过程中,银行股具备明显的投资机会! 我也听说了巴老传闻,但我看到的是中国一线经济圈里的一个二线城市的银行真实症状:一是银行刷卡机随意取得,银行贷记卡批量发放,人们开始这样套现!信任卡不良率不是不发生,而是尚未爆发!二是央行为支持中小企业的调增规模,由于没有、也不可能有强制性政策,于是到了商行手里就一句话:我们是上市公司,放贷给谁,我的地盘我做主!地方行行长又凭什么冒仕途之危进行风险放贷?那么以前存量中小企业坏帐了怎么办?还是一句话:那是政策紧缩导致的,大伙一起核销呗!三是所谓中间业务收取何来?随便找个网点去问问那些基层柜员、客户经理、甚至是行长吧!这些增长会是持续的吗?不持续的提升能形成支撑吗?据此判断:银行股赢利将走下神坛! 这年头什么人最赚钱?下套的人!虽总有应得,但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其实只是少数而已,更多的只是洗白了打上领带。在此一来我无意指责这些上岸的家伙,就像无间道里的人物,其实他们也想做好人,其实也不容易;二我更不想教育大伙去做这种事,我虽不相信报应的结局,还是相信因果得失一说。 不是我不相信巴先生,而是我不相信去佐证巴老观点的人,要真有那么回事,那巴老开口前他们都干嘛去了?再说巴老即使真有这一说,那其真意图又是如何?真想价值投资,还是制造某种烟弹?我想应该不会是前者,因为A股只是投机不是投资这个观点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都识的货,巴先生是傻子吗?我以为不是,那么该抽耳光的就不是巴先生了,而是那些个或是骗几个小钱的江湖骗子,或是居心叵测、哄抬“巴神像”的家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