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context_r><FONT style="FONT-SIZE: 18px"> 全球经济是否衰退?新兴市场后市如何?人民币是否升值?索罗斯在新书中有精辟的分析。</FONT></DIV> <FONT style="FONT-SIZE: 18px">美国利用位于全球金融体系中心的地位,以及对国际外汇存底货币的控制,进行的信用扩张长达六十年,但目前已经结束了。 不过,没有理由预测全球的信用紧缩,或经济衰退会长期持续,因为有抵消的力量在运作。中国、印度及一些产油国正在经历生气勃勃的发展,可能不会受到美国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的大幅影响。美国经济衰退,中国、印度及产油国家经济却展现韧性,将强化美国权力与影响力的衰落。 美国衰退、美元再见 欧元过度升值,不利欧洲经济 全球大部分的货币储备是在美国政府公债,未来将转成不动产,这会强化及展延目前的原物料荣景,创造通货膨胀的压力。 美元到目前为止都是普遍使用的外汇存底货币,但未来这个地位正在减弱,将产生深远的政治影响;同时,现行的全球秩序将有崩盘的疑云。 全世界持有美元的意愿已经动摇,到处都是美元持有者急著分散币别。主要的替代选择货币是欧元,虽然欧元价格已经冲高到无法持续的水平,但仍然有升值的压力。 人民币升值幅度低于欧元,已经在中国与欧洲之间创造出剧烈的贸易摩擦,必须要有一些让步。我相信,人民币将获准以更快的速度升值。支撑人民币的升值走势最重要的是,保护主义的威胁先出现在美国,现在出现在欧洲。 货币升值有助于缓和巨额贸易盈余的刺激,同样也有助于缓和价格的膨胀,毕竟通膨在中国已经成为问题。通膨主要受到进口燃料与食物的成本所推升,因此货币升值是最直接的处方。 在过去,农业部门反对人民币升值。随著食物价格上扬,这样的阻力应该会比较轻。这些都是就好处来说。但人民币升值后,也会造成还无法被正确理解的问题。 中国的问题在于,资本的实质成本已经为负值,货币加速升值会让负值更严重。这样就会造成资产泡沫,而且过程已经在进行中。这个泡沫仍在初期阶段,但可能很难避免之后会爆发的金融危机。</FONT>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0 border=0> <TBODY> <TR> <TD vAlign=top width=8><FONT style="FONT-SIZE: 18px"> <WBR></FONT></TD> <TD class=context vAlign=to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210 align=right border=0> <TBODY></TBODY></TABLE><FONT style="FONT-SIZE: 18px">欧洲受到的冲击很可能与美国差不多。西班牙有本身的不动产泡沫,英国的伦敦则是金融中心,这两个可能更容易受伤害。欧洲的银行与退休基金也会受波及,因为资产中的美国银行股价值可疑,欧元及英镑过度升值将伤害欧洲经济;日本经济表现也很差。 传统的智能告诉我们,美国打喷嚏时,全球其它地区都会感冒。这句话曾经是对的,但现在再也不是了。 中国》将安度眼前金融危机 但负实质利率正加速资产泡沫 中国正面临剧烈的结构转型,由负实质利率所产生的资产泡沫正加速这个过程。国营企业正转移到私人手中,管理阶层通常面临很大的风险。有技巧的经理人以前通常是在一旁赚钱,现在他们发现,替自己管理的公司赚钱更有优势,何况公司越来越属于自己。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的企业依传统的算法(以未来一年的获利来说,本益比超过四十倍),表面上可能太贵,但管理阶层的动机改变时,外表可能会骗人。 毫无疑问,泡沫正在形成,但仍在初期阶段,而且强大的势力仍在推升泡沫。经济菁英急著把他们目前享有的高位转成拥有权或房地产,好传给继承人。有一长串公司的经理人急著去除国营身分,他们不希望这个过程中断。 经济的结构转型会更鲜明,亏损的国营企业多少会消失,我称为超级国营企业——这些企业是从国营企业分割出来,经营良好,从母集团吸收额外的资产,股价因此贵得有道理——将成为市场的主要特色。 就我的判断,中国将会安然度过眼前这波金融危机及其后的经济衰退,并且获得相对不错的实力。 </FONT><FONT style="FONT-SIZE: 18px"> 印度》内有储蓄、外有油元支撑 基础建设起跑,经济远景值得压宝 从投资的观点来看,我对印度比对中国的印象更为深刻,因为印度是民主法治国家;此外,就技术上来说,投资印度比投资中国更容易。</FONT></TD></TR></TBODY></TABLE>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FONT><FONT style="FONT-SIZE: 18px"> </FONT><FONT style="FONT-SIZE: 18px">信息科技外包是触媒,成长惊人。二○○七年在全球该产业新增的工作中,印度就占了一半以上;但即使到今日,这个产业所占的就业人口比重还不到一%。这个产业已经过了获利的高峰期,合格的劳工短缺,利润率受到货币升值所冲击。不过,这个产业的动能已经传播到经济的其它层面。 印度的基础建设远远落后中国,但基础建设投资却开始加速成长,受惠于国内的储蓄,也受惠于来自波斯湾油产国的资金流入,毕竟有许多印度人在当地工作。基于这些现象,我预期印度经济会有出色的表现,但股市在抢眼的报酬率之后,将进行修正。 </FONT><FONT style="FONT-SIZE: 18px"> 波湾国》主权基金成国际金融要角 未来可能主宰炼油、化工及重工产业 全球经济的另外一个强劲成长力道,将来自于中东的某些产油国家。这些国家以惊人的速度累积外汇存底,这些国家急著分散存底到美元债券以外的资产,都成立了主权财富基金,其资产快速成长。 波斯湾国家决定投资在发展自己的经济,善用本身的廉价能源,兴建炼油厂、化工厂、炼铝厂及其它重工业,要不是劳力及设备不足,否则速度会更快。这些国家具备竞争优势,很可能成为相关产业的主宰力量。 阿布达比决定成立一个与杜拜相媲美的大城。阿布达比拥有一兆美元的存底,人口达一百六十万人(其中八成是外来人口),有能力做得到。 主权财富基金成为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参与者,目前的规模估计约二.五兆美元,而且迅速增加。主权财富基金已投资二百八十六.五亿美元到有困难的金融机构,中国已投资五十亿美元在非洲。 主权财富基金很可能成为最后的贷方与投资人,就像日本在一九八七年股市崩盘后想扮演的角色一样。 但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项目比日本当年更分散,而且可能继续采取分散策略。如果不是发生金融危机,这些主权财富基金不会如此受到西方世界所欢迎。</FONT>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FONT><FONT style="FONT-SIZE: 18px">这样一来,更会加强开发中国家的正面表现。除非受到保护主义措施所预防,否则主权财富基金也可能成为美国经济的重大关系人。 全球经济趋缓是否会演变成全球衰退,这是值得公开讨论的问题。不过,我们可以用相当程度的确定性来预测,开发中世界会比已开发世界好很多。当在原物料生产的投资形成产能过剩时,很可能导致最后的逆转。 在二○○七年,做多新兴市场,与放空已开发世界,是获利不错的投资策略;在二○○八年这个策略仍会奏效,但重点要从净做多大幅转移到净放空。 我的二○○八年投资策略:放空美国与欧洲股票、美国十年期公债及美元;做多中国、印度及波斯湾国家股市、非美元货币。</FONT> <DL> <DT id=article-box-dt-1472> <DD id=article-box-dd-1472></DD></D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