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跟彼得·林奇区别是什么? 刘彦斌:对我来说,巴菲特是很难学的,他不是炒股票,而是购买企业,通过企业自身增值获得投资收益,彼得·林奇是投资股票的,是一个成功的经纪人,这是能学来的。 李南:大师最惨的时候什么样? 刘建卫:美国的基金评级公司,把他称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但是彼得·林奇并不是每年都赚大钱,中间也碰到大熊市,那就1987年10月19日——历史上最黑的黑色星期一,在暴跌前,彼得·林奇从1977年开始做基金经理,从2000万美元的规模做到100亿,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基金。 李南:10年做到100亿。 刘建卫:10年做到如此好的业绩,他也牺牲了很多,很少有假日。1987年10月19日之前,他专门请了假,带着太太要去爱尔兰。他们去那天是周四,这一天跌了48点, 第二天又暴跌了108点,彼得·林奇此刻就坐立不安,但因为是周末,索性又待两天。 周一开盘就跌了105点,他就赶紧卖,结果大盘一天跌了508点,跌幅高达22.6%。彼得·林奇的基金损失惨重,一天就亏了20个亿,相当于一个小岛国一年的国民经济总产值,这个假期太昂贵了。 李南:但基金要应对赎回压力。 刘建卫:彼得·林奇在度假之前,留的现金是日平均赎回量的20倍,暴跌后,投资者狂乱地赎回。但还是不够,彼得·林奇非常后悔,因为不仅要把该卖的股票卖掉,不该卖的股票也卖掉。 李南:他割肉了吗? 刘建卫:没有。彼得·林奇发现这轮暴跌,跟他以前经历的相同,每次大盘大跌的时候,他的基金净值跌得更厉害,但是谁也没想到,4个月跌了500多点,之后又反弹了400多点,而彼得·林奇的基金,跌时跌得厉害,涨时比大盘涨得更厉害。 刘彦斌:他的这种操作手法对散户没有多大的可借鉴性,因为基金经理必须保持一定的持仓量,不能空仓,散户是可以空仓的。彼得·林奇坚持不割肉,散户如果能看到势头不对的时候,一定是要快割,要不到最后,想割已经来不及了。 李南:散户应该什么时候割肉呢? 刘彦斌:在亏损20%和25%之间,是可以割的,怎么割?割1/3到1/2,因为如果市场跌下去,还可以拿那1/3 或者1/2的资金,在底位补仓。市场涨上去,亏损还可以盈利回来,如果亏损50%,只能等。一个新股民进市场以后,半仓的时候割掉一半,那就意味着,弥补亏损,这只股票要涨一倍,而几乎是不可能的。 刘建卫:彼得·林奇说过,只要不卖就不会死,所以他提出缓割肉。缓割肉有两个意思,暴跌的当天,不要恐慌,一次全割掉,没必要,因为暴跌之后,后面会有反弹。第二点就是说,如果亏得多了,也不要轻易放弃,没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