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仍在震荡,投资者都很想了解,自己该如何应对,成功者有何经验?对于股神巴菲特的很多事迹,国内股民已耳熟能详,而最近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钱志新教授的新书《新商业模式》,涉及的全新思维模式和案例却揭示了一些另类角度的经验,给举棋不定的投资者们启迪。 2006年10月23日,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的交易价格收盘时达到每股10万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股票。而1962年巴菲特及其投资伙伴买进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时,股价仅为每股7美元。 在价格不菲的股票背后,奥秘是什么?巴菲特欢迎看重企业长线的所有者,并过滤掉可能存在的专注于市场表现的短线客。他认为新股东应该了解公司的运作,分享公司成长的时间,并且像衡量自己一样衡量公司。只有这样的股东才会保证公司的股票以与其价值理性相关的价格进行交易。同样,这样的理性所有者是维护市场稳定的中坚核心力量。实际上,在欧美,很多投资者是通过了解上市公司的业务发展战略、价值取向,而进一步成为与其经营和价值理念一致的外部股东。微软公司上市以来,一直不派发现金红利,而以高速成长吸引了偏好资本收益的增长型股东群;而一些传统产业或公用事业公司,则通过稳定成长和高现金股利政策,吸引了一批养老基金等偏好稳定的现金红利的投资者。 由一种成熟的理念指引,稳固而踏实地前行,而非杀鸡取卵或妄想一蹴而就,这或许是巴菲特值得国内投资者思索之处。那你明确了自己属于哪一类投资者吗,了解所投资企业的运作吗,对其股票存在短期还是长期预期,又是哪一类公司的理念契合你的投资价值观?此外,全流通时代,股东利益达到真正的一致,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决策,主动创造条件参与到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努力实现公司内在价值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也是尤为重要的。意识到这些前提后,不管购买什么股票,你才有可能成为“理性的股东”,分享稳定的资本市场成长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