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抗击通胀、阻止经济衰退无疑已成为各国政府最头疼的问题。作为先行指标,银行股因其特殊的身份而处在了各国股市的风暴中心。 A股市场中,银行股这一昔日的牛市旗帜早已溃不成军,金融资本在撤退,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在大甩卖,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已破发;而地球的另一端,身处次贷危机漩涡中心的美国股市,亦是一片凄风苦雨。因贝尔斯登的轰然倒塌而惊魂未定的投资者仍心有余悸;而近日预期亏28亿、筹资60亿、并闪电撤换高管的雷曼兄弟,粉碎了人们关于次贷危机将很快淡去的美梦,金融股再度领跌市场,高盛、摩根士丹利、华盛顿互惠银行、美国银行等无一幸免。 怎样用价值投资的理念来投资银行股?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投资法则或许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业内访谈 银行股短期难上涨 目前,国内银行股正饱受着“内忧外患”的煎熬。一边厢,国际上,美国次贷危机如今已经波及到全球银行领域;另一边,国内方面,日前存款准备金的上调,让国内银行雪上加霜。 曾被业内誉为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国内银行股一跌再跌,银行股到底怎么了?价值投资银行股的理念是否还应该坚守? 每经记者 别冶 银行股估值国际化是趋势 银行股今年的深幅回调,对于银行股的估值产生剧烈的变动。对此,华夏基金副总裁张后奇指出,从银行股本身来看,中国改革开放后,银行作为一个资源占优的部门,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积累了庞大的网络、客户及存续资产。这些资源按照成熟市场经济估值来看是很“值钱”的。 “但无论怎样,银行股的估值水平的确被提高了。”张后奇话锋一转,这主要是由于2006年和2007年股市顺风顺水的时候,所有股票的估值水平都被放大了,银行股在这个时候纷纷上市,难免会随着市场高歌猛进。而随着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A股市场逐渐变成全流通的市场,并与国际化接轨。首先,香港红筹股市场对A股市场存在影响;其次,在全球股市估值下降的影响下,A股估值水平的国际化接轨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已到逢低买入时? 银行股一跌再跌,投资者应该以何种态度对银行股进行操作呢? 对此,工银全球基金经理郝康认为,大小非解禁是银行股面临的重要问题。例如交通银行,目前该股A股股价与H股股价出现倒挂,就是小非解禁后套现压力造成的。另外,目前银行股估值的大幅调整主要由于市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强,担心通胀失控,银行会出现问题,但通胀失控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郝康指出,短期来看,银行股作为最大的权重板块,若没有大量资金进入,银行股股价很难上涨;但从长期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银行股仍不失为一个好的投资品种。目前银行股不是特别便宜,但是绝对不贵。 央行再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对银行股构成新的压力。中金公司认为,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上调1%,2008年每股收益将下降约1%;如上调至20%,将影响每股收益3%。与大型银行相比,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更多地影响华夏、深发展等中小型银行。 操作上,中金公司认为,虽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幅度超出预期、传递了持续宏观紧缩的信号,但近期不会有更严厉的货币政策出台。与其他行业相比,银行的盈利确定性更高、估值更低,考虑到中期业绩以及未来几个月CPI将走低,建议逢低买入。 市场近况 基金悄然反手做多 悬在市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下,在端午节小长假的第一天,央行宣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至17.5%的历史高位,紧缩的货币政策的“利空”效应迅速在股市上有所显现。 本周的第一个交易日 (6月10日),股指在银行股全线暴跌的引领下狂泄,创下今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7.73%。此前,基金曾向银行股“注入”了12亿元资金,基金上周二并未杀跌,持仓没有出现大幅变动,净卖出资金不到2亿元,部分银行股呈现资金净流入状态。 银行股虽然走势普遍破位,形态极为难看,但在一些机构眼里,银行股还没到“糟透了”的时候。 基金反手做多银行股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让市场再也无法承受住已有的下探压力。6月10日,沪深两市出现千股跌停的惨状。作为此次政策打击的漩涡中心,A股的14只银行股中有8家跌停。截至昨日,银行股仍然大幅下跌。 在市场信心遭遇重创下,基金却将手中的银行股略微 “减负”。据Topview数据统计显示,6月10日和6月11日,机构持有银行股的仓位仅下降0.08%;基金仅净卖出银行股9.83亿元,没有出现大规模抽离资金的现象。 虽然预期央行货币紧缩已成共识,但是5月下旬以来,基金做空银行股的思维悄然大转身,看空不做空直至做多。 从5月份整个银行板块的资金流动来看,基金净卖出资金额为35.4935亿元。这份“成绩单”的背后尤为引人注目,基金是在前半月做空,净卖出62.8991亿元;后半月反手做多,净买入31.6537亿元。 直至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前,基金并没有大规模撤离资金。据Topview数据显示,6月6日前的10个交易日内,基金依然保持做多银行股,净流入银行股20.336亿元,银行板块更是成为同期基金净流入金额的第二大板块,仅次于证券保险板块。 交行、浦发、兴业最受宠 事实上,在此次紧缩货币政策公布前,基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5月整体从银行股撤出资金的时候,又结构性地调整仓位,特别是加大买入了前期跌幅较大的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交通银行。 据Topview数据显示,6月6日前的10个交易日内,基金净买入浦发银行8.596亿元;净买入交通银行8.4336亿元;净买入兴业银行4.1509亿元。就在本周的前两个交易日,基金还在增持交通银行,买入金额为1.0835亿元;抛出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1.4379亿元和1956万元。 在暴跌之前,基金增仓上述银行股或许有迹可循,这三只股票毫无例外止住了下跌颓势,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交通银行分 别 上 涨4.35%、5.03%和1.37%。昨日,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更是曾一度出现红盘迹象。 另外,建设银行和中信银行的破发,做空主力也并非基金。6月6日前的10个交易日内,基金净买入建设银行2.1719亿元,抛出中信银行837万元。 部分机构认为,银行股在暴跌后开始显露投资价值。中金公司在近期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与其他行业相比,银行的盈利确定性更高、估值更低,考虑到中期业绩以及未来几个月CPI将走低,如果市场对此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反应下调过度,建议投资者逢低买入。<SPAN id=dvGoTo1> <SPAN id=TxtDecalre> <DIV id=DvOrgName style="DISPLAY: none" align=left></DIV> <DIV id=DvChgNewsFrom style="DISPLAY: none" align=left>每日经济新闻</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