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至少還有十多年的多頭行情,2020年前都是擁抱農金的最佳時機,」現年66歲,國際投資大師羅傑斯(Jim Rogers)不只一次大膽預言。1990年代末期,羅傑斯就看出農產品及能源、金屬的價格過於低估,如果計入通貨膨脹,更是跌到美國經濟大蕭條以來從沒見過的低點。 於是,從那時起,他陸續投資農產品相關標的,更在1998年自創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RCCI,Rogers International Commodities Index),十年後的今天,上漲幅度已超過400%。 無獨有偶,全球首富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對於農產品,也和羅傑斯英雄所見略同。 去年底,華倫.巴菲特旗下波克夏公司看好全球食品需求激增,砸下41億美元,取得全球第二大食品公司卡夫食品(Kraft Foods)8.1%股權。儘管今年第一季,卡夫股價呈現下跌,巴菲特不僅沒有退縮,而是繼續增加持股。 兩位投資大師動作頻頻,只因農金時代已然來臨,可從以下兩個指標看出: 指標一:大宗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從去年年初至今,玉米價格上漲51%、小麥85%、黃豆98%、稻米81%。 指標二:農產品相關公司股價牛氣沖天。如美國基因改造龍頭孟山都(Monsanto)股價已從去年初的51.68美元,漲到今年5月中125.11美元,漲幅達到142%。 美國農業機械大廠約翰迪爾(John Deere)股價也同樣從去年初的46.74美元,增至今年5月中83.53美元,漲幅79%。 專門投資全球農業相關公司的Market Vectors Agribusiness ETF(美股掛牌代號MOO),從去年9月成立至今,漲幅48%。(見頁300表1)趨勢已很明顯,一般人該如何掌握投資契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