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容: 假如我有一块钱,把它给了你,那一块钱就变成你的了,但假如我给你的是一种观念,那我们两人便同时拥有它了. 背景: 彼得.林区强调投资观念的重要性. 2 内容: 股市要求坚定的信心,没有信心者必将灭亡. 背景: 彼得.林区在One Up On Wall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3 内容: 我喜欢买连猴子都可以经营的公司,因为有一天这些公司搞不好真的会由猴子来经营. 背景: 彼得.林区强调选择公司本身利基的重要性. 4 内容: 假如股票下跌,但基本面仍看好,就不该卖掉,甚至要加码买进. 背景: 彼得.林区强调依基本面建立投资组合的重要性. 5内容: 我的竞争对手大多不去找买进的原因,而专找不买的原因,这就是我的优势所在. 背景: 彼得.林区在New Money Masters一书中谈到一般法人机构投资者的盲点. 6 内容:股市下跌正是捡便宜的好时机,这些便宜货是那些惊慌中逃离风暴圈的投资人所丢出来的. 背景: 彼得.林区强调如何理性判断买进时机. 7 内容:假如你是那种会在慌乱中抛售一切的人,你就该远离股票市场. 背景: 彼得.林区强调有个性缺陷的人,不适合投资股票. 8 内容:在股票上涨时卖出,是一种自我欺骗的策略,这就好像把花园里的花拔掉,而去灌溉野草一样;股市就像玩扑克牌,只要手中的牌显示有胜算的可能,就要紧握在手里. 背景: 彼得.林区强调紧抱好股票以获得大利的重要性. 9 内容:假如你因预期会发生某些事情而买进股票,当预期落空,就应该卖出股票. 背景: 彼得.林区强调买进股票原因的重要性. 10 内容:你的股市亏损之路,开始于一份经济展望报告. 背景: 彼得.林区强调经济预测的不可信. 11 内容:本益比可以让你知道要花多少年才能让原始投资还本,极高的本益比对股票相当不利,因为它必须赚取惊人的利润,才能让这么昂贵的价格合理化. 背景: 彼得.林区强调选择低本益比股票的重要性. 12 内容:我每年也会花个15分钟看看股市的走势. 背景: 彼得.林区在New Money Masters一书中所说的话. 13 内容: 想要赚钱,就要找别人不懂的,或做那些想法僵硬的人不肯做的事. 背景: 彼得.林区在New Money Masters一书中所说的话. 14 内容:股市最佳的赚钱途径,就是投资一家已获利数年,并绝对会一直成长下去的小型成长公司. 背景: 彼得.林区在New Money Masters一书中所说的话. 15 内容:当你出错时就必须认错,然后卖掉,我买的股票中绝大多数都是错的. 背景: 彼得.林区在New Money Masters一书中所说的话. 16 内容:你不会因为不属于你的东西价格上涨而受害,你所拥有的东西才会毁了你. 背景: 彼得.林区在New Money Masters一书中所说的话. 17 内容:买股票是为了获利,而非保本. 背景: 彼得.林区在One Up On Wall Street一书中建议投资人应勇于面对风险. 18 内容: 彼得定律: 第一条:当你看歌剧的场数以三比零领先足球赛时,生活大概那儿不对劲啦! 第二条:偏爱债券的绅士们,不晓得自己到底错过了什么! 第三条:任何用蜡笔画不出来的鬼玩意,就不要去投资. 第四条:从照后镜看不到未来. 第五条:干嘛花钱请马友友来开收音机? 第六条:既然要选基金,就得挑个好的. 第七条:办公室奢华的程度,和公司回馈股东的意愿成反比. 第八条:如果长期公债殖利率,比S&P500指数采样股票平均股息收益率高出6%以上,就该买公债. 第九条:并非所有普通股都一样平凡. 第十条:在德国高速公路上,绝对不要往后看. 第十一条:最值得买的股票,也许就是已经拥有的那支. 第十二条:你以为股票只会上涨吗?狠狠跌一次梦就醒了. 第十三条:股票行情结束时,就别再死缠烂打,奢望会起死回生. 第十四条:你喜欢某家店,可能也会看中这支股票. 第十五条:当企业内部人士开始买进自家股票,就是个好讯号(只要他们不是新英格兰银行就行). 第十六条:在商场上,与人竞争绝对比不上完全掌握市场. 第十七条:如果其他条件都一样,就买年报中彩色照片最少的那一家. 第十八条:如果分析师都觉得厌烦,就可以开始敲进了. 第十九条:除非你在抛空,或故作忧郁状想钓个富家女,否则悲观是赚不到钱的. 第二十条:企业跟人一样,若非结婚才改名字,不然就是惹过什么大麻烦,希望大伙全忘了. 第二十一条:不管英国女王卖什么,都接.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揭诸的21条投资定律. 19 内容:投资既有趣又刺激,但若不下苦功,就可能有危险.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20 内容:华尔街专家的意见及看法,绝不能带给散户任何优势,你的投资利器就在你自己身上,投资你了解的产业和企业,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21 内容:过去30年来,股市渐被专业人士和法人机构把持,大家都以为在强敌环伺下,散户相对不利,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散户反而容易在夹缝中找到自己的天地,勇敢的迈开步伐,你也可以击败大盘.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22 内容:股票只是表象,上市公司才是实质,你要做的,就是搞清楚企业状况.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23 内容:在短期内,或许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内,上市公司经营得成功,股价不一定就会有所反应,但长期而言,企业成功与否,和股价会不会涨,绝对有百分之百的关系,而利多不涨,正是赚钱的好机会,要买好公司的股票,还要有耐心.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24 内容:买股票时,要知道为何而买,光说:『这支股票一定会涨』是不够的.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25 内容:投资不熟悉的产业或企业,胜算通常不高.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26 内容:买股票和养孩子差不多,别生太多让自己手忙脚乱,业余投资人大概有时间研究8到12家上市公司,注意买、卖良机,但持股不应超过五支以上.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27 内容:如果找不到好公司的股票,尽管把钱摆在银行,等发现再说.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28 内容:在不了解公司财务状况之前,不应贸然买进股票,资产负债结构不佳的公司,就是会亏大钱的股票,在你拿血汗钱去冒险之前,先仔细检查资产负债表,看公司的信用状况有没有问题.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29 内容:不要一窝蜂抢买热门产业的热门股,低迷、停滞产业中的好公司,通常就是宝.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30 内容:小公司要等真正开始赚钱后,才去投资.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31 内容:投资夕阳产业,一定要找耐力够的公司,不过也要等整个产业有复甦迹象才行,试问,苍蝇拍和真空管产业如今安在?.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32 内容:如果用1000美元买股票,顶多就是把1000美元亏光,但若有耐心,就可能赚1万美元,甚至5万美元,一般投资人大可紧抱几支好股票,基金经理人是不得不分散投资啊!同时操作太多股票,很可能忙中出错,一生只要能掌握几支好股票,就够你吃喝不尽了.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33 内容:在各个产业、各个区域内,一定还有投资专家还没发现的宝藏,静静等待散户去发掘.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34 内容:空头市场和冬天的寒流一样,如果你预作防备,是伤不了人的,股市重挫,大伙惊慌杀出,正是捡便宜的大好机会.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35 内容:世界上总有些事令人担心,但别让周末恐惧症吓倒你,也不要管报上那些耸人听闻的预测,卖股票,是因为该公司基本面有问题,而不是天快塌了.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36 内容:天晓得利率、经济景气或股市未来会怎样,不如把精力放在上市公司,仔细研究你投资的企业的近况如何.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37 内容: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研究10家企业,总会发现其中有1家,会比预期好,若研究50家,可能就会挖到5家,股市中永远有惊喜,能找到专家忽略的股票.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38 内容:买卖股票但不下功夫研究,就跟玩扑克牌却不看牌一样.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39 内容:股票和选择权不同,操作选择权,是跟时间赛跑,但若看中好股票,时间就站在你这边,慢慢跟它磨,或许你错过华尔百货(Wal-Mart)的第一个五年,但第二个五年,它还是很棒的股票.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40 内容:长期来看,精挑细选的股票或基金,一定比债券或货币市场基金好,但若闭着眼睛乱买股票,可不比把钱藏在床底下高明.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41 内容:就我的经验,股票的本益比,『益』才是主角,『本』只是跟着跑而已,如果盈余不增加,股价自个儿是跑不远的. 背景: 彼得.林区在Beating the Street一书中所说的话. 42 内容:尽早进场,但是不要太早,我经常把投资成长型公司想像成打棒球,试着在第三局进场,因为一家公司通常在这时候已经证明它本身的实力如何?如果你在攻守名单公布之前就买进,是在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在第三局和第七局之间还有很多时间(某些例子是10到15年),足以让人获利10到50倍,如果等到比赛快结束了才进场,那可能就太迟了. 背景: 彼得&S231;林区在价值(Worth)杂志中提醒投资人投资成长股的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