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名人堂 彼得·林奇 查看内容

勤奋的兔子(2)

2011-5-12 08: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35| 评论: 0|原作者: 摘|来自: 勤奋的兔子

这也难免,一般的投资专家最多同时经营20~30种股票,而林奇投资数千种股票,确实有点匪夷所思。   也许有人会说,是因为麦哲伦基金规模巨大,林奇才这么做。这有一定的道理。在1977年林奇担任麦哲伦基金经理的第一年,1800万美元的盘子,组合包含了41种股票,但换手率是343%,而且其后3年的换手率都达到300%。林奇对此的解释是,麦哲伦对新客户封闭买进,却遭到大约1/3的赎回,他为了换股,不得不抛出老股票。   1981年麦哲伦基金的规模是1亿美元。1982年林奇被称为”过去10年中最成功的共同基金经理”,他取得了305%的收益率,麦哲伦成了一只4.5亿美元的基金。在3个月内,他购买了166只股票。1983年中期,林奇的投资组合中有450只股票,而年底就达到了900只,资产升值至16亿美元。   如此多的股票构成的组合是否会成为一个指数基金,从而由”主动型基金”变成”被动式基金”而无法战胜市场?   林奇认为绝不会如此。他举例道,包含900只股票的投资组合,其中700只股票的资产总和还不到基金总资产的10%。   那为什么要少量持有这点头寸呢?   林奇的解释是:1)公司本身盘子非常少,即使他持有达到投资上限(总股份的10%),其总量也极少;或者2)他也不能确信这些公司是否真的值得投资,而买这点股票,只不过是为了解公司情况提供方便罢了。   这是一种很新颖的思路:投资之后再进行调整。若调查后觉得好,就加码买进,不行就抛掉。一般来说,林奇”事后诸葛亮”的概率是10%,也就是他考虑10家公司后,会对一家公司真正感兴趣。   放手一搏的过人胆量   第三个让我惊讶的地方是林奇选择重仓股的做法。林奇是基金经理,当然要组合投资,可他更看重重仓股对基金的贡献。他说:“如果你有5种股票,3种下跌75%,一种上涨了10倍,一种上涨了29%,那么这5种股票仍然会令你干得很出色……因为这么做,你在上涨10倍的这种股票上赚足了钱,远远抵消了你那些下跌50%、75%甚至90%的股票所带来的损失。”在选股方面,林奇和巴菲特一样,讲究常识,对高科技股一般不碰,碰了也不那么成功。不过,在选择时机上,他并不“常识”,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汽车工业不景气,股市对此反应恶劣,尤其是美国的第三大汽车厂商克莱斯勒被预期破产,股价只卖每股2美元,但林奇却开始看好汽车业。他先调研了福特公司,但发现克莱斯勒更好,因为单单是公司有超过10亿美元现金这件事,就至少使它两年内不会破产。于是,1982年春夏之交,他大量吃进克莱斯勒股票,占整个麦哲伦基金5%的资产,这是证监会所允许的最大持股比例。按林奇的说法,如果法规允许的话,他会把基金资产的10%~20%都投在该公司上。   克莱斯勒后来快速上涨,林奇又在福特和沃尔沃上建仓,一直到这3只股票价值占麦哲伦总资产的8%,加上绅宝和丰田,汽车股作为一个板块,占到基金总资产的10.3%。在整个 1984年,林奇一改从前频繁交易的做法,坚持买入—持有战略,基金的前10位股票的数量一直没有多少变化,其中就包括上述5只汽车股。   最终,林奇从福特和克莱斯勒两只股票上分别赚到了超过1亿美元的利润,加上从沃尔沃赚来的7900万美元,造就了麦哲伦基金出众的业绩。   通常认为,重仓股容易出现流动性问题,尤其是小盘股,但林奇可不这么看,他认为要找能成长3倍乃至10倍的股票,从道·琼斯指数股中找比从一般小公司中找难多了。小盘股确实“交易清淡”,不一定能在5天内买入或卖出,可是林奇认为,做股票就等于找对象,容易离婚并不是好理由。如果你一开始就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就不要想着放弃。而如果不是这样,无论如何你都会一团糟。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流动性都不会将你从痛苦和磨难中拯救出来,反而还很可能因此而失去一大笔财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5-11 14:10 , Processed in 0.06663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